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国内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评述 | 第11-15页 |
·国外有关研究发展现状 | 第11-13页 |
·国内有关研究发展现状 | 第13-15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本文研究的作用和意义 | 第16-19页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 第19-30页 |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9-23页 |
·高新技术 | 第19-20页 |
·高新技术企业 | 第20-22页 |
·自主创新能力 | 第22-23页 |
·相关理论概述 | 第23-30页 |
·有关创新理论 | 第23-24页 |
·有关自主创新理论 | 第24-30页 |
第三章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 第30-36页 |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 第30-32页 |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32-36页 |
·外部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内部因素分析 | 第34-36页 |
第四章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 | 第36-47页 |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6-39页 |
·构建目标及基本原则 | 第36-37页 |
·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39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应用 | 第39-43页 |
·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9-41页 |
·评价方法的应用 | 第41-43页 |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比较分析 | 第43-47页 |
·计算结果 | 第43-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7页 |
第五章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 | 第47-55页 |
·基于不同自主创新模式下的培育模式 | 第47-51页 |
·专攻研发模式 | 第47-48页 |
·R&D联合体模式 | 第48-49页 |
·引进与二次创新模式 | 第49-50页 |
·科技企业孵化器模式 | 第50页 |
·集群化发展模式 | 第50-51页 |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培育模式的选择 | 第51-55页 |
·大型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的选择 | 第52-53页 |
·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模式的选择 | 第53-55页 |
第六章 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 第55-63页 |
·提升对策 | 第55-61页 |
·政府拉动高技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 第55-58页 |
·企业自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 | 第58-61页 |
·政策支持环境 | 第61-63页 |
第七章 沈阳市浑南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与提升例证分析 | 第63-68页 |
·基本概况 | 第63页 |
·自主创新情况 | 第63-65页 |
·培育路径和提升对策 | 第65-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