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人眼图像信息的疲劳检测方法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疲劳识别的意义第9页
   ·疲劳识别研究领域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12页
     ·疲劳的定义及相关的研究第9-10页
     ·疲劳识别的国内研究现状第10-11页
     ·疲劳识别的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本课题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人脸识别第14-21页
   ·引言第14页
   ·人脸识别的典型算法及效果分析第14-15页
     ·基于几何特征的识别方法第14页
     ·基于模板匹配的识别法第14-15页
     ·基于连接机制的识别方法第15页
     ·其他方法第15页
   ·基于肤色信息的人脸识别算法第15-19页
     ·颜色空间的选择第15-16页
     ·肤色模型的建立第16-18页
     ·基于肤色信息的人脸图像分割方法第18-19页
     ·人脸肤色识别实验结果第19页
   ·本章小结第19-21页
第三章 人眼识别第21-32页
   ·引言第21页
   ·利用眼睛的色度和亮度对人眼的识别第21-23页
   ·模板匹配方法第23-26页
   ·结合眼睛位置关系的模板匹配方法第26-29页
     ·眼睛模板的生成第26-28页
     ·相似眼睛点集合的选取第28页
     ·眼睛的定位算法第28-29页
   ·模板匹配方法识别双眼的实验结果第29-32页
第四章 人眼跟踪第32-40页
   ·引言第32-33页
   ·运动跟踪理论的介绍第33-35页
   ·卡尔曼滤波器第35-36页
   ·卡尔曼滤波器实现眼睛跟踪第36-39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9-40页
第五章 眼睛信息的提取及疲劳状态的识别第40-49页
   ·引言第40页
   ·眼睛状态的识别第40-42页
     ·基于特征分析的眼睛状态识别第41-42页
     ·基于模式分类的眼睛状态识别第42页
   ·基于改进的模板匹配的眼睛状态识别方法第42-43页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3页
   ·疲劳状态的识别第43-44页
   ·PERCLOS疲劳判定第44-45页
   ·模拟疲劳识别系统软件部分的实现第45-49页
第六章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在学研究成果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减补阳还五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以济南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