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学论文

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转型期农村教育的根本性危机

论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2页
导论第12-26页
 一、选题缘由第12-18页
  (一) 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学生的命运第12-15页
  (二) 农村教育的危机现状第15-18页
 二、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前提第18-22页
  (一) 基本概念第18-19页
  (二) 理论前提第19-22页
 三、研究的问题和主要研究结论第22页
  (一) 研究问题第22页
  (二) 主要研究结论第22页
 四、研究立场及研究过程第22-26页
  (一) 研究立场第22-23页
  (二) 研究方法和过程第23-26页
第一章 转型期教育社会分层功能与农村学生第26-42页
 一、教育社会分层功能与农村教育第26-36页
  (一) 社会转型促使社会分层的依赖因素发生变化第27-31页
  (二) 学校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凸显第31-33页
  (三) 学校教育对于农村学生改变身份和提高社会地位的作用第33-36页
 二、农村学生教育社会流动机制第36-42页
  (一) 两种教育取向与一个结构模式第36-38页
  (二) 农村教育社会分层的实现机制第38-42页
第二章 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弱化第42-83页
 一、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表现第43-77页
  (一) 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依然严重第43-51页
  (二) 初中后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变化第51-67页
  (三) 农村大学生的就业状况及其社会地位变化第67-72页
  (四) 农村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分层功能期待的降低第72-75页
  (五) 外出打工青少年增多且呈低龄化趋势第75-77页
 二、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产生的农村教育危机第77-83页
  (一) “读书无用论”的兴起第77-80页
  (二) 学校教育功能的全面受损第80-81页
  (三) 大量低文化素质的农村青少年流入劳动力市场第81-83页
第三章 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原因分析第83-117页
 一、国家教育制度的城市中心取向第83-99页
  (一)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以城市教育为中心,优先发展城市教育的原则第83-89页
  (二) 90年代后期以来以“市场能力”和学业成绩为标准的学校选拔规则第89-92页
  (三) 重点学校制度对农村学生获得高一级教育机会的制约第92-99页
 二、社会转型期农民价值观的变迁对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影响第99-107页
  (一) 转型期农民价值观的变迁第100-103页
  (二) 农民价值观的变化对农村教育的影响第103-107页
 三、关于学校教育的城市化偏向对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弱化的讨论第107-117页
  (一) 农村学生对学校课程内容的适应性第108-111页
  (二) 家庭文化背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第111-114页
  (三) 以绩效原则为基础的班级文化第114-11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第117-132页
 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变化总趋势第117-121页
  (一) 先赋因素和获致因素在高一级教育机会获得中的作用都在增强第117页
  (二) 高中教育机会已成为制约农村学生向上社会流动的瓶颈第117-119页
  (三) 高等教育阶段从地位取向教育向生存取向教育的转变第119-120页
  (四) 农村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变化的主导趋势是弱化第120-121页
 二、现阶段农村教育的主要功能应是农村学生的地位升迁和城市化第121-126页
  (一) 农村学生所处“具体情境”的变化第122-124页
  (二) 农村学生个体需要和愿望第124-126页
 三、教育制度应以正义原则为价值取向第126-132页
  (一) 改变教育制度的效率至上价值取向第126-128页
  (二) 重点高中入学机会向农村学生的倾斜第128-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41页
附录第141-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西北干旱地区城市住区环境生态设计研究--以银川市为例
下一篇: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及生态重建研究--以宁夏回族自治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