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直流调速的发展状况 | 第8-10页 |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0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11页 |
| 2 矿用电机车晶闸管脉冲调速电控系统 | 第11-19页 |
| ·脉冲调速原理和基本方式 | 第11-13页 |
| ·脉冲调速原理 | 第11-12页 |
| ·脉冲调速基本方式 | 第12-13页 |
| ·矿用电机车晶闸管脉冲调速原理 | 第13-17页 |
| ·架线式电机车晶闸管脉冲调速原理 | 第13-14页 |
| ·主脉冲弛张振荡器 | 第14页 |
| ·副脉冲弛张振荡器 | 第14-15页 |
| ·脉冲放大器 | 第15页 |
| ·双稳同步电路 | 第15页 |
| ·方波发生器 | 第15-16页 |
| ·调感控制器 | 第16页 |
| ·低压闭锁与起动脉冲延时电路 | 第16-17页 |
| ·脉冲调速主回路工作原理 | 第17-18页 |
| ·晶闸管调速存在的问题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矿用电机车晶闸管脉冲系统主电路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19-27页 |
| ·Matlab仿真软件的特点 | 第19页 |
| ·PSB的模块、特点和仿真要点 | 第19-21页 |
| ·PSB的主要特点 | 第19-20页 |
| ·仿真要点 | 第20-21页 |
| ·直流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4页 |
| ·用SIMULINK建立直流电动机模型 | 第22-23页 |
| ·直流电动机模型参数的确定 | 第23-24页 |
| ·直流电机模型参数的设置 | 第24页 |
| ·用SIMULINK建立晶闸管脉冲调速系统主电路仿真电路 | 第24-26页 |
| ·矿用电动机主电路仿真电路模型参数设置 | 第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 4 晶闸管直流脉冲调速系统仿真研究 | 第27-41页 |
| ·电机车正常运行时的参数 | 第27页 |
| ·辅晶闸管失效仿真研究 | 第27-32页 |
| ·辅助晶闸管开路失效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 ·辅助晶闸管击穿仿真原理 | 第30-32页 |
| ·电容失效仿真研究 | 第32-34页 |
| ·电容容量减小仿真研究 | 第32-33页 |
| ·电容击穿失效仿真研究 | 第33-34页 |
| ·电网电压过低或失压仿真研究 | 第34-35页 |
| ·换流二极管仿真研究 | 第35-38页 |
| ·换流二极管击穿的仿真研究 | 第35-37页 |
| ·换流二极管开路的仿真研究 | 第37-38页 |
| ·反向二极管的仿真研究 | 第38-40页 |
| ·反向二极管击穿 | 第38-39页 |
| ·反向二极管的开路仿真研究 | 第39-40页 |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5 PWM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 第41-48页 |
| ·系统框图 | 第41页 |
| ·工作原理 | 第41-42页 |
| ·PWM控制信号的产生 | 第42页 |
| ·电路构成 | 第42-43页 |
| ·脉宽调制器SG3525的应用特点及控制功能分析 | 第43-45页 |
| ·欠压锁定功能及软启动功能的实现 | 第43-44页 |
| ·系统的故障关闭功能 | 第44页 |
| ·波形的产生及控制方式分析 | 第44页 |
| ·延时回路 | 第44-45页 |
| ·直流电动机转速控制及正反控制的实现 | 第45页 |
| ·双闭环可逆自动调速的实现 | 第45-46页 |
| ·主电路元件参数的选择 | 第46页 |
| ·实验结果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6 结论 | 第48-49页 |
| 致谢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 附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