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政府如何利用大众媒介引导公众舆论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综述 | 第6-9页 |
国外研究概况 | 第6页 |
国内研究概况 | 第6-7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7-9页 |
第一章 政府形象与公众舆论 | 第9-18页 |
第一节 政府形象的内涵 | 第9-11页 |
一、政府形象的含义 | 第9页 |
二、政府形象的重要存在意义 | 第9-11页 |
第二节 公众舆论的涵义 | 第11-16页 |
一、关于公众舆论 | 第11-14页 |
二、公众舆论的基本特征 | 第14-16页 |
第三节 公众舆论与政府、政府形象的辩证关系 | 第16-18页 |
一、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公众舆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媒体与公众舆论研究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媒体的涵义 | 第18-22页 |
一、媒体的本质探讨 | 第18页 |
二、媒体权力的特征 | 第18-20页 |
三、媒体与受众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大众媒体对舆论的影响及相关理论引述 | 第22-29页 |
一、大众媒介影响公众舆论 | 第22-26页 |
二、大众传播相关理论阐述 | 第26-29页 |
第三章 关于政府、政府形象与传媒 | 第29-37页 |
第一节 政府形象与传媒的关系 | 第29-32页 |
一、塑造政府形象需要与传媒互动 | 第29-30页 |
二、政府是新闻舆论调控的主体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政府、媒体、公众与舆论的形成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政府新闻舆论调控形态 | 第34-37页 |
第四章 新时期政府进行舆论引导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第37-44页 |
第一节 政府的角度 | 第37-39页 |
一、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形象 | 第37页 |
二、营造良好国际舆论环境 | 第37-38页 |
三、面向2008,迎接奥运,政府形象传播的新挑战 | 第38页 |
四、亟需应对不断出现的公共危机 | 第38-39页 |
五、以往政务信息发布机制落后 | 第39页 |
第二节 媒体的角度 | 第39-42页 |
一、国内舆论导向出现偏差,充斥低俗之风 | 第39-41页 |
三、舆论导向被私人利益控制 | 第41页 |
四、媒体舆论引导的方式有待更新 | 第41页 |
五、舆论引导中意识形态的斗争激烈 | 第41-42页 |
第三节 受众的角度 | 第42-44页 |
一、受众成为信息的主动寻求者和自主解读者 | 第42页 |
二、受众的解读方式出现新变化 | 第42-43页 |
三、信息接收上的消费主义倾向 | 第43-44页 |
第五章 政府如何利用媒体引导公众舆论 | 第44-70页 |
第一节 加强宏观调控 | 第44-48页 |
一、宏观调控原则 | 第45-46页 |
二、建立健全调控机制 | 第46-47页 |
三、方针政策的引导 | 第47页 |
四、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47-48页 |
第二节 树立政府与传媒的新型合作关系 | 第48-70页 |
一、确立政府与传媒新型合作原则 | 第48-50页 |
二、塑造主流媒体 | 第50-53页 |
三、创新媒体运用手法 | 第53-61页 |
四、推进新闻发言人制度建设 | 第61-65页 |
五、重视网络舆论的调控 | 第65-70页 |
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73-75页 |
后记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