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界定 | 第11页 |
·文字造形艺术研究学科现状 | 第11-12页 |
·发达文字体系的文字造形艺术研究现状 | 第11页 |
·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中蒙古文古籍情况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页 |
·待解决的问题 | 第13页 |
2 清代木刻版蒙古文古籍与文字 | 第13-16页 |
·清代蒙古文字 | 第14页 |
·清代蒙古文古籍 | 第14-15页 |
·清代木刻版蒙古文古籍 | 第15-16页 |
3 清蒙文刻本的印刷与装帧 | 第16-20页 |
·清代蒙古人的印刷术 | 第16-17页 |
·木刻版古籍的装帧形式 | 第17-20页 |
·梵夹装蒙古文书籍 | 第18-19页 |
·线装蒙古文书籍 | 第19-20页 |
4 清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清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研究目的 | 第20页 |
·清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为蒙古文字造形史提供了大量的原始素材 | 第20页 |
·为建立蒙古文字体样式资料库提供基础资料 | 第20页 |
·为蒙古文字造形艺术领域提供初级阶段的理论研究 | 第20-21页 |
·为蒙古文古籍保存修复提供可以直接使用的原始字体素材 | 第21页 |
5 清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艺术的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扫描古籍原稿 | 第21页 |
·资料分类并矢量化处理 | 第21页 |
·古蒙古文字字母表对应分析 | 第21-23页 |
·典型古籍字体中字母样式分析 | 第23页 |
·蒙文字母的笔画名称及特征研究 | 第23页 |
·各清蒙文刻本之间字母样式比对研究及特征分析 | 第23页 |
6 社科院中清蒙文刻本的分类研究 | 第23-26页 |
·北京地区出版的清蒙文刻本 | 第23-25页 |
·寺院出版的清蒙文刻本 | 第24-25页 |
·武英殿出版的清蒙文刻本 | 第25页 |
·民间刻书坊出版的清蒙文刻本 | 第25页 |
·其他地区印刷出版机构的清蒙文刻本 | 第25-26页 |
·内蒙古察罕乌喇庙印刷所的清蒙文刻本 | 第26页 |
·喀尔喀地区印刷机构的清蒙文刻本 | 第26页 |
·布里亚特地区的清蒙文刻本 | 第26页 |
7 蒙古文字母笔画的造形元素分析 | 第26-32页 |
·文字造形体系下蒙古文字符分析与笔画名称 | 第26-31页 |
·字干 | 第27页 |
·字顶与字冠 | 第27页 |
·字牙 | 第27-28页 |
·长牙 | 第28页 |
·蝶牙、环状长牙、上弯牙与下弯牙 | 第28页 |
·字肚、字勺与字腔 | 第28-29页 |
·字辫 | 第29页 |
·字角 | 第29页 |
·字额 | 第29页 |
·字喙 | 第29页 |
·字腿 | 第29页 |
·小尾 | 第29-30页 |
·链结杈点 | 第30页 |
·右撇 | 第30页 |
·指甲 | 第30页 |
·应力 | 第30-31页 |
·单点与双点 | 第31页 |
·字符宽度与高度 | 第31页 |
·文字内部间距和字符间距 | 第31-32页 |
8 北京地区出版的清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研究 | 第32-74页 |
·寺院佛经刻本的蒙古文字造形研究 | 第32-51页 |
·各经书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特征研究 | 第32-42页 |
·各刻经体中字母造形特征比对研究 | 第42-51页 |
·武英殿刻本中蒙古文字造形研究 | 第51-64页 |
·各殿版中蒙古文字造形特征研究 | 第52-58页 |
·各殿版刻本中字母造形特征比较研究 | 第58-64页 |
·民间坊刻板中蒙古文字造形研究 | 第64-74页 |
·各坊刻版中蒙古文字造形特征研究 | 第64-69页 |
·各坊刻版中字母造形特征比较研究 | 第69-74页 |
9 结束语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作者简介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