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选题依据 | 第13-19页 |
·选题背景 | 第13-16页 |
·新世纪基础教育与发展的呼唤 | 第13-14页 |
·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 | 第14-15页 |
·新时期“三农问题”整体解决发展的需求 | 第15-16页 |
·我国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及本课题意义 | 第16-19页 |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从学历补偿教育为主向全方位提高教师素质为主转移 | 第16页 |
·体育师资培养与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脱节阻碍了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 | 第16-17页 |
·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实施过程存在诸多问题 | 第17-18页 |
·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继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9-25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发展的历程 | 第19页 |
·国内(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国外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目前国内外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研究方向 | 第23-25页 |
第3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5-29页 |
·川西地区 | 第25页 |
·农村中小学、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 | 第25页 |
·终身教育、继续教育与教师教育 | 第25-27页 |
·体育教师教育、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 | 第27-29页 |
第4章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研究对象 | 第29页 |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29页 |
·调查访谈法 | 第29页 |
·数理统计法 | 第29-30页 |
·逻辑分析法 | 第30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30-32页 |
第5章 对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问题的理论研究与分析 | 第32-46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目的 | 第32-33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 | 第33-37页 |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辨析 | 第34-37页 |
·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选择原则 | 第37页 |
·科学构建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要求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 第37-40页 |
·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 第38页 |
·专业知识素质的要求 | 第38-39页 |
·能力素质的要求 | 第39-40页 |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构建的体系 | 第40-44页 |
·农村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 | 第44-46页 |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对象 | 第44页 |
·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评价系统 | 第44-46页 |
第6章 川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6-61页 |
·基本情况调查与分析 | 第46-48页 |
·年龄结构 | 第46-47页 |
·学历结构 | 第47页 |
·职称结构 | 第47-48页 |
·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48-61页 |
·学历教育 | 第48-49页 |
·非学历教育 | 第49-50页 |
·参加继续教育认识、态度、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 第50-52页 |
·对川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目的的调查与分析 | 第52-53页 |
·对继续教育课程内容的调查与分析 | 第53-55页 |
·川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继续教育培训模式选择的调查与分析 | 第55-56页 |
·川西地区农村中小学继续教育途径的选择倾向调查与分析 | 第56-58页 |
·对影响川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因素的调查与分析 | 第58-61页 |
结论及对策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注释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附录一 农村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与需求调查问卷 | 第71-77页 |
附录二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