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1 企业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的内容 | 第10-11页 |
1-2-2 运用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第12-23页 |
§2-1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与特点 | 第12-13页 |
2-1-1 知识型员工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 第12页 |
2-1-3 知识型员工需求特征 | 第12-13页 |
§2-2 薪酬和激励基本内容概述 | 第13-15页 |
2-2-1 薪酬和激励的基本概念及作用 | 第13页 |
2-2-2 薪酬和激励理论沿革 | 第13-14页 |
2-2-3 人性假设理论 | 第14-15页 |
§2-3 薪酬和激励理论行为学视角研究 | 第15-19页 |
2-3-1 薪酬和激励理论的行为学视角研究 | 第15-18页 |
2-3-2 过程型薪酬和激励理论 | 第18-19页 |
2-3-3 行为校正模型 | 第19页 |
§2-4 薪酬和激励理论的经济学视角研究 | 第19-21页 |
2-4-1 博弈论的引入 | 第19-20页 |
2-4-2 国内外经济学对知识型员工薪酬和激励理论的研究 | 第20-21页 |
§2-5 知识型员工薪酬和激励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2-5-1 知识型员工薪酬和激励的国际经验 | 第21页 |
2-5-2 知识型员工薪酬和激励的国内经验 | 第21-23页 |
第三章 沧炼设计公司的薪酬和激励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28页 |
§3-1 沧炼设计公司人力资源状况 | 第23页 |
§3-2 沧炼设计公司的薪酬体系现状分析 | 第23-25页 |
3-2-1 现行工资分配制度 | 第23-25页 |
3-2-2 该分配制度的特点 | 第25页 |
3-2-3 对现薪酬制度弊端分析 | 第25页 |
§3-3 沧炼设计公司的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 第25-28页 |
第四章 沧炼设计公司知识型员工薪酬方案设计 | 第28-36页 |
§4-1 薪酬方案设计原则 | 第28-29页 |
§4-2 薪酬体系设计 | 第29-31页 |
4-2-1 岗位绩效薪资制 | 第29-30页 |
4-2-2 薪酬的构成单元设计 | 第30-31页 |
§4-3 岗位薪资设计 | 第31-33页 |
4-3-1 设定岗级 | 第31页 |
4-3-2 岗位综合测评 | 第31页 |
4-3-3 岗位归级 | 第31页 |
4-3-4 岗位标准薪点设计 | 第31-33页 |
§4-4 资格薪资设计 | 第33-34页 |
4-4-1 年功薪资 | 第33页 |
4-4-2 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补助薪资 | 第33-34页 |
§4-5 津贴设计 | 第34-35页 |
§4-6 福利设计 | 第35-36页 |
第五章 沧炼设计公司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方案设计 | 第36-45页 |
§5-1 奖励薪资设计 | 第36-38页 |
5-1-1 设计项目奖 | 第36-38页 |
5-1-2 设立单项奖 | 第38页 |
§5-2 股权激励 | 第38-40页 |
5-2-1 设立创业股 | 第39页 |
5-2-2 设立经营激励股 | 第39-40页 |
5-2-3 设立岗位股 | 第40页 |
5-2-4 设立技术股 | 第40页 |
§5-3 动态职务分析激励 | 第40-42页 |
5-3-1 动态职务性的内容 | 第40-41页 |
5-3-2 动态职务分析的特点 | 第41-42页 |
§5-4 建立柔性的机会激励机制 | 第42-45页 |
5-4-1 为员工的个体成长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 | 第42页 |
5-4-2 为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学习机会 | 第42-43页 |
5-4-3 建立知识型员工参与机制 | 第43页 |
5-4-4 实施成就激励 | 第43-45页 |
第六章 沧炼设计公司实施新的薪酬方案和激励方案的配套措施 | 第45-46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A 沧炼设计公司岗位说明书 | 第50-53页 |
附录 B 沧炼设计公司岗位说明书 | 第53-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