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8页 |
1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9页 |
·国内外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8-14页 |
·国外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8-9页 |
·国内土地利用遥感动态监测技术的研究动态 | 第9-10页 |
·遥感动态监测变化信息的提取方法 | 第10-14页 |
·国内外对土地利用驱动力的研究进展 | 第14-19页 |
·国外对土地利用驱动力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国内对土地利用驱动力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土地利用驱动力的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2 研究区概况、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9-24页 |
·研究区概况 | 第19-21页 |
·自然条件 | 第19-20页 |
·人口状况 | 第20-21页 |
·经济状况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基于ETM+影像的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技术研究 | 第2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21页 |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合理利用土地的对策和措施 | 第21-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3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监测技术方法 | 第24-29页 |
·遥感图像预处理 | 第24-25页 |
·几何精校正 | 第24-25页 |
·遥感图像增强处理 | 第25页 |
·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信息提取和判读 | 第25-26页 |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确定 | 第25-26页 |
·变化信息提取方法的选择 | 第26页 |
·变化信息判读的原则 | 第26页 |
·土地利用现状图的生成 | 第26-29页 |
4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9-35页 |
·北京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29-30页 |
·北京市2001 年土地利用现状 | 第29页 |
·北京市2005 年土地利用现状 | 第29-30页 |
·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矩阵分析 | 第30-35页 |
·土地利用变化转移矩阵的计算 | 第31-35页 |
5 土地利用遥感监测的空间模型分析 | 第35-50页 |
·土地利用动态度模型 | 第35-38页 |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 | 第38-40页 |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模型 | 第40-42页 |
·典型区县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42-50页 |
·首都功能核心区 | 第42-43页 |
·城市功能拓展区 | 第43-46页 |
·城市发展新区 | 第46-48页 |
·生态涵养发展区 | 第48-50页 |
6 北京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第50-59页 |
·定性分析 | 第50-53页 |
·自然因素 | 第50页 |
·社会因素 | 第50-52页 |
·经济因素 | 第52页 |
·政府政策行为 | 第52-53页 |
·北京市耕地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分析 | 第53-58页 |
·北京市耕地变化趋势分析 | 第54-58页 |
·讨论和小结 | 第58-59页 |
7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个人简介 | 第62-63页 |
导师简介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博硕士论文同意发表的声明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