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9页 |
1 植物化学防御的研究 | 第10-16页 |
·害虫为害对植物次生物质的影响研究 | 第11-14页 |
·害虫为害对植物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影响 | 第14页 |
·植物化学防御反应的应用前景 | 第14-16页 |
2 植物物理抗性和抗虫性的关系 | 第16-17页 |
3 林木天牛的研究概况 | 第17-19页 |
·红腹柄天牛研究现状 | 第17页 |
·林木天牛的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第一章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寄主植物次生物质含量的影响 | 第19-36页 |
第一节 不同受害程度植物黄酮含量的变化研究 | 第19-2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取样的地点、样品的采集和处理 | 第19页 |
·取样时间 | 第19页 |
·甜槠、罗浮栲植株受害程度标准 | 第19页 |
·黄酮的测定 | 第19-2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甜槠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20-22页 |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罗浮栲黄酮含量的影响 | 第22页 |
·细柄阿丁枫黄酮含量和未受害的甜槠、罗浮栲黄酮含量的比较 | 第22-23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23-25页 |
第二节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寄主植物单宁含量的影响 | 第25-3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6页 |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品种、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25页 |
·单宁的测定 | 第25-2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甜槠单宁含量的变化 | 第26-27页 |
·罗浮栲单宁含量的变化 | 第27-29页 |
·细柄阿丁枫与未受害甜槠、罗浮栲单宁含量比较 | 第2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节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寄主植物总酚含量变化的研究 | 第30-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试验地概况及供试品种、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30页 |
·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2 结果和分析 | 第31-34页 |
·甜槠总酚含量变化 | 第31-32页 |
·罗浮栲总酚含量变化 | 第32-34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二章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寄主植物糖类物质的影响 | 第36-48页 |
第一节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寄主植物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37页 |
·样地的选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36页 |
·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红腹柄天牛的为害对甜槠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红腹柄天牛的为害对罗浮栲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细柄阿丁枫可溶性糖含量与未受害的甜槠、罗浮栲比较 | 第40-41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1-42页 |
第二节 红腹柄天牛为害对寄主植物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42-4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样地的选择、样品的采集及处理 | 第42页 |
·测定方法 | 第42-43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红腹柄天牛的为害对甜槠总性糖含量的影响 | 第43-44页 |
·红腹柄天牛的为害对罗浮栲总糖含量的影响 | 第44-45页 |
·细柄阿丁枫总糖含量与未受害的甜槠和罗浮栲比较 | 第45-46页 |
3 小结和讨论 | 第46-48页 |
第三章 甜槠、罗浮栲和细柄阿丁枫材质硬度的比较 | 第48-5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测定原理 | 第48页 |
·试验设备 | 第48页 |
·试材 | 第48页 |
·测定步骤 | 第48-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53-5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4-57页 |
1 红腹柄天牛为害与植株黄酮含量关系 | 第54页 |
2 红腹柄天牛为害与植株单宁含量关系 | 第54-55页 |
3 红腹柄天牛为害与植株总酚含量关系 | 第55页 |
4 红腹柄天牛为害与植株可溶性糖、总糖含量的关系 | 第55页 |
5 红腹柄天牛为害与植株材质硬度的关系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