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痒汤治疗慢性湿疹临床疗效观察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第8-18页 |
| 1.研究目的 | 第8页 |
| 2.病例来源及选择 | 第8-9页 |
| ·病例来源 | 第8页 |
| ·诊断标准 | 第8-9页 |
| ·纳入标准 | 第9页 |
| ·排除标准 | 第9页 |
| ·剔除标准 | 第9页 |
| 3.研究方法 | 第9-13页 |
| ·研究设计 | 第9页 |
| ·分组方法 | 第9页 |
| ·单盲法的实施 | 第9-10页 |
| ·紧急揭盲规定 | 第10页 |
| ·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 ·观察内容和方法 | 第11-13页 |
| 4.疗效评价 | 第13页 |
| ·疗效评价标准 | 第13页 |
| ·随访 | 第13页 |
| 5.数据分析 | 第13-14页 |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13页 |
| ·统计方法 | 第13-14页 |
| 6.医学伦理问题 | 第14页 |
| ·病例的选择 | 第14页 |
| ·治疗安全性 | 第14页 |
| ·患者知情同意 | 第14页 |
| ·患者权益 | 第14页 |
| 7.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14-18页 |
| ·一般资料 | 第14-16页 |
| ·治疗结果比较 | 第16-17页 |
| ·两组治疗前后安全性评估 | 第17-18页 |
| 第二部分 讨论 | 第18-35页 |
| 1.祖国医学对湿疹的认识 | 第18-19页 |
| 2.现代医学对湿疹病因及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9-24页 |
| ·内因 | 第19-20页 |
| ·外因 | 第20页 |
| ·发病机制 | 第20-24页 |
| 3.方药分析 | 第24-32页 |
| ·止痒汤方药组成 | 第24页 |
| ·中药药理分析 | 第24-27页 |
| ·现代药理学研究 | 第27-32页 |
| 4.结论 | 第32页 |
| 5.问题与展望 | 第32-35页 |
| ·三盲的实施 | 第33页 |
| ·多中心原则 | 第33页 |
| ·对照组的设置 | 第33页 |
| ·随访 | 第33页 |
| ·实验研究 | 第33页 |
| ·心理疗法干预 | 第33-34页 |
| ·遗传与基因 | 第34-35页 |
| 第三部分 综述 | 第35-54页 |
| 1.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第35-44页 |
| ·内治 | 第35-41页 |
| ·外治 | 第41-42页 |
| ·穴位治疗 | 第42-44页 |
| 2.西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第44-48页 |
| ·内治 | 第44-46页 |
| ·外治 | 第46-47页 |
| ·物理治疗 | 第47页 |
| ·其他治疗 | 第47-48页 |
| 3.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进展 | 第48-52页 |
| 4.结语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6页 |
| 附件一 | 第66-68页 |
| 附件二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