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行政法论文

行政规章研究--探求行政法律制度之正义

导言第1-11页
第一章 行政规章正当性的反思第11-59页
 第一节 行政规章正当性危机实证分析第11-24页
  一、正当性抑或合法性第11-15页
  二、规章数量膨胀化第15-17页
  三、瑕疵规章类型多样化第17-24页
 第二节 行政规章程序理性的迷失第24-29页
  一、“符号化”的公众参与制度第24-26页
  二、程序的结构要素缺失第26-28页
  三、程序的立法沟通功能缺失第28-29页
 第三节 行政规章的负效应考量第29-48页
  一、对民主的削弱第29-32页
  二、对自由的限制第32-36页
  三、对权力分立原则的破坏第36-39页
  四、对法治的威胁第39-43页
  五、对社会活力的抑制第43-48页
 第四节 行政法律制度正义性的追问第48-59页
  一、案例钩沉第48-51页
  二、行政法律制度正义的考察标准第51-56页
  三、把握行政法上的制度伦理第56-59页
第二章 行政规章的价值功能分析第59-75页
 第一节 社会基础——从消极行政到积极行政第59-63页
  一、无需行政立法的秩序行政第59-60页
  二、必须行政立法的积极行政第60-63页
 第二节 法律分层化——从传统立法到行政立法第63-68页
  一、立法权的分化第63-66页
  二、权利相互性第66-67页
  三、判例法的局限性第67-68页
 第三节 自身优势——通过效率实现正义第68-75页
  一、立法机关的时间局限第68-69页
  二、立法内容的专业性与技术性第69-70页
  三、法律的框架性与行政规章的具体性、补充性、明确性第70-72页
  四、法律的稳定性与行政规章的试验性第72页
  五、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与行政规章的地域性、针对性第72-73页
  六、法律的民主性、滞后性与行政规章的效率性、应急性第73-75页
第三章 行政规章的语义和性质分析第75-108页
 第一节 行政规章概念的再认识第75-84页
  一、西方立法语境中的“行政规章”第75-81页
  二、我国立法语境中的“行政规章”第81-84页
 第二节 行政规章的逻辑构成第84-92页
  一、主体第84-88页
  二、事项第88-90页
  三、称谓第90-91页
  四、要式行为第91-92页
 第三节 行政规章的性质认定第92-108页
  一、行政规章是法律的一种形式第92-98页
  二、行政规章属执行立法第98-101页
  三、行政规章属授权立法第101-108页
第四章 行政规章制定过程透视第108-128页
 第一节 行政程序是行政规章质量之根本保证第108-114页
  一、行政程序的功能第108-110页
  二、行政规章制定程序的价值取向第110-114页
 第二节 行政规章制定程序的反思第114-128页
  一、我国实证法中的规章制定程序及其反思第114-122页
  二、从程序权利视角看待规章程序第122-124页
  三、重视成本效益分析程序第124-128页
第五章 行政规章的法律规制第128-176页
 第一节 行政规章法律规制的目标定位第128-136页
  一、规制的基点:权力控制与权利保障第128-132页
  二、规制的方式:消极控制与积极控制第132-136页
 第二节 行政规章法律规制模式的变迁与选择第136-160页
  一、以规则和程序约束为主导的传统规制模式第136-146页
   (一) 规则控制模式第137-141页
   (二) 程序控制模式第141-146页
  二、过程监督与结果监督并重的综合控制模式第146-160页
   (一) 传统模式的困境与失灵第146-148页
   (二) 法律规制模式重构第148-158页
   (三) 基于本土需要的规制模式选择第158-160页
 第三节 我国行政规章法律规制的制度安排第160-176页
  一、完善行政机关自我调整机制第160-171页
   (一) 通过扩张权利抑制权力扩张第161-166页
   (二) 通过自我监督进行自我矫正第166-171页
  二、健全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第171-172页
  三、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第172-173页
  四、建立司法审查制度第173-176页
结束语第176-177页
参考文献第177-185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85-186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186-190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190-196页
后记第196页

论文共1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TI技术及交互式语音应答系统研究
下一篇:金属卟啉-NO配合物的合成及作为NO供体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