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仪器、仪表论文--其他医疗器械论文

微型植入式血泵血液自润滑机理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1页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血泵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第13-21页
     ·血泵研究历史第13-18页
     ·血泵研究的关键问题第18-20页
     ·磁技术在血泵研究中的应用第20-21页
   ·血液及其流变性能研究现状第21-25页
   ·生物工程中血液行为的研究现状第25-27页
   ·流体动力润滑理论的发展第27-29页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9-31页
     ·课题来源第29页
     ·主要研究工作第29-31页
第二章 血液组分变化对血液润滑性能影响第31-54页
   ·血液组分第31-33页
   ·血液流变学理论第33-41页
     ·牛顿粘滞定律第33-34页
     ·血液本构方程第34-38页
     ·血液粘度特性第38-39页
     ·红细胞流变特性第39-41页
   ·血液润滑膜组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第41-46页
     ·刚脆性血细胞模型第41-43页
     ·血液通过不同最小间隙时组分变化第43-44页
     ·结果分析第44-46页
   ·红细胞压积与血液表观粘度关系研究第46-50页
   ·红细胞压积对血液润滑稳定性能影响分析第50-52页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三章 血液有效润滑的综合判定第54-63页
   ·血液生理特性对有效润滑的限制第54-59页
     ·红细胞及细胞膜结构第55-56页
     ·红细胞溶血数学模型第56-59页
   ·血液的机械承载指标试验研究第59-60页
   ·血液机械性溶血试验研究第60-62页
   ·血液有效润滑的综合判定第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四章 血液机械承载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第63-79页
   ·四球法润滑剂承载能力测定第63-65页
   ·血液机械承载性能影响因素分析第65-70页
     ·剪切效应影响第65-66页
     ·温度效应影响第66-69页
     ·压力效应影响第69-70页
     ·动压效应影响第70页
     ·血液有机成分理化反应影响第70页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血液承载能力的试验研究第70-77页
   ·本章小结第77-79页
第五章 血液流变指标值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第79-87页
   ·资料与方法第79-81页
   ·血液主要流变指标值对比分析第81-84页
     ·血液流变指标值分布第81-83页
     ·血液非牛顿特性对比第83-84页
   ·血液主要流变指标变化规律第84-86页
   ·本章小结第86-87页
第六章 外磁驱动血泵径向滑动轴承血液自润滑研究第87-108页
   ·外磁驱动微型轴流式血泵工作原理第87-88页
   ·外磁驱动血泵转子横向磁耦合传动分析第88-92页
     ·血泵叶轮转子受力分析第88-89页
     ·基于磁心的磁耦合传动过程血泵转子动态受力分析第89-90页
     ·磁耦合传动过程中血泵转子受力及传递扭矩计算第90-92页
   ·普遍形式Reynolds方程第92-95页
   ·高剪切稳态载荷条件下血液润滑数学模型第95-97页
   ·血液厚膜润滑的仿真计算与分析第97-99页
   ·血液薄膜润滑的仿真计算与分析第99-102页
   ·外磁场驱动血泵径向滑动轴承设计第102-105页
   ·高切非稳态载荷条件下血液厚膜润滑数学模型第105-107页
   ·本章小结第107-10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08-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22页
致谢第122-123页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得的奖励第123-124页
作者近期公开发表的论文第124-125页

论文共1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原型的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应该”的多视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