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研究意义与目标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标 | 第11-12页 |
2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环境及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大兴安岭地区自然环境 | 第12-13页 |
·地貌特征 | 第12页 |
·气候特征 | 第12-13页 |
·植被特征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数据来源 | 第13-14页 |
·数据处理 | 第14-16页 |
3 焚风的成因与形成机制 | 第16-22页 |
·大兴安岭地区焚风的成因 | 第16页 |
·大兴安岭地区焚风的形成机制 | 第16-20页 |
·焚风的暖性机制 | 第16-18页 |
·背风面的气流运行机制 | 第18-20页 |
·焚风的界定 | 第20-22页 |
4 焚风的统计分析 | 第22-29页 |
·焚风的空间变化 | 第22-26页 |
·焚风效应的水平规律 | 第22-24页 |
·焚风增温的垂直规律 | 第24-26页 |
·焚风的时间变化 | 第26-29页 |
·焚风的年、季变化 | 第26-28页 |
·焚风的月际变化 | 第28-29页 |
5 结论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致谢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