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一、主题分析 | 第8-18页 |
| (一) 辛酸而坚韧的民间生活图景 | 第8-11页 |
| (二) 对女性命运的深刻认知 | 第11-14页 |
| (三) 关于死亡的温情阐释 | 第14-18页 |
| 二、人物形象分析 | 第18-25页 |
| (一) 世俗乡野中的“镇长” | 第18-20页 |
| (二) 灵性独具的“痴呆儿” | 第20-22页 |
| (三) 非善非恶的“尴尬人” | 第22-25页 |
| 三、艺术特征与美学风格 | 第25-34页 |
| (一) 地域风情与民俗文化的个人书写 | 第25-26页 |
| (二) 意象的营造与“诗的意蕴” | 第26-28页 |
| (三) 儿童视角的运用与小说的“散文化结构” | 第28-31页 |
| (四) “温情”与“激情” | 第31-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6页 |
| 附录 | 第36-38页 |
| 后记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