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综合运输论文--城市交通运输论文

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效果的模型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目录第7-11页
引言第11-14页
1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第14-21页
   ·城市交通模式与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第14-16页
   ·国内外城市土地利用形态与交通模式发展状况第16-19页
     ·“私人汽车交通为主体,公共交通辅助”的交通模式第16-18页
     ·“公共交通为主体,私人汽车交通辅助”的交通模式第18页
     ·“自行车交通比重较大,多重交通方式并存”的交通模式第18-19页
   ·现代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第19-20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交通第19页
     ·我国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第19-20页
   ·小结第20-21页
2 城市发展与道路交通需求研究第21-27页
   ·城市发展与道路交通的相互影响第21-23页
     ·道路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的互动关系第21-22页
     ·道路交通与城市交通发展模式的关系第22-23页
     ·汽车保有量与出行方式的关系第23页
   ·城市发展与道路交通的经济分析第23-24页
     ·道路交通的外部不经济性第23-24页
     ·汽车生产的经济性分析第24页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汽车保有量第24-27页
     ·经济可持续性第25页
     ·社会可持续性第25页
     ·环境可持续性第25-27页
3 基于神经网络的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第27-41页
   ·模型分析的总体思路第27页
   ·人工神经网络第27-33页
     ·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简介第28-29页
     ·BP神经网络基本原理第29-32页
     ·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方法第32-33页
   ·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第33-36页
     ·汽车保有量影响因素分析第33-34页
     ·城市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第34-36页
   ·大连市汽车保有量预测实例第36-41页
     ·影响因素预测第37页
     ·汽车保有量预测第37-39页
     ·灵敏度检验第39页
     ·分析与结论第39-41页
4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最大汽车保有量分析第41-66页
   ·模型分析的总体思路第41-42页
   ·道路交通的环境负荷及环境容量第42-46页
     ·道路交通环境污染第42-43页
     ·道路交通环境负荷第43-45页
     ·道路交通环境容量分析第45-46页
   ·四阶段规划理论与网络平衡分析第46-49页
     ·交通规划四阶段模型第46-47页
     ·网络平衡与用户平衡模型第47-48页
     ·Frank-Wolfe法的原理与实现第48-49页
   ·双重规划模型原理及其求解方法第49-52页
     ·双重规划模型的定义与特性第49-50页
     ·城市交通双重规划模型第50-51页
     ·求解双重规划模型的算法第51-52页
   ·变分不等式及其灵敏度分析第52-53页
   ·固定需求网络平衡问题的灵敏度分析第53-54页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最大汽车保有量预测模型第54-61页
     ·模型的建立第54-57页
     ·模型的求解第57-61页
   ·大连市的计算实例第61-64页
   ·分析与结论第64-66页
5 城市汽车交通经济效果分析第66-82页
   ·汽车交通综合经济效果分析基本思路第66-67页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分析第67-74页
     ·贡献度分析的基本思路第67-68页
     ·投入产出分析理论与投入产出表第68-69页
     ·汽车产业关联分析第69-70页
     ·汽车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分析第70-74页
   ·汽车交通环境效果分析第74-75页
     ·汽车交通运输的外部性分析第74-75页
     ·汽车交通环境费用效果分析第75页
   ·汽车交通事故效果分析第75-78页
     ·汽车交通事故及其影响分析第75-77页
     ·汽车交通事故费用效果分析第77-78页
   ·大连市汽车交通综合经济效果分析第78-81页
     ·汽车工业投入产出经济效果计算第78-79页
     ·汽车交通事故经济效果计算第79-80页
     ·机动车尾气排放经济效果计算第80页
     ·汽车交通综合经济效果分析第80-81页
   ·分析与结论第81-82页
6 公交导向发展(TOD)策略第82-92页
   ·TOD社区第82-85页
     ·TOD社区的分类第83-84页
     ·TOD社区的设计原则第84-85页
   ·国外城市 TOD的应用第85-87页
   ·我国城市 TOD的研究及应用第87-89页
     ·我国城市TOD的研究及发展状况第87-88页
     ·关于我国大城市实施TOD的建议第88-89页
   ·正确处理 TOD策略与小汽车工业发展的关系第89-92页
     ·积极推进汽车工业发展第89-90页
     ·机动化不是小汽车化第90-92页
7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综合效果评价方法第92-103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必要性第92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状况第92-94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效果评价的意义第94页
   ·城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综合效果分类第94-95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经济效果第94-95页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环境及社会效果第95页
   ·城市轨道设施建设的经济效果评价方法第95-103页
     ·概述第95-96页
     ·城市轨道建设的国民经济评价第96-100页
     ·国民经济评价中的费用及效益第100-103页
8 大连市轨道交通设施建设的综合效果评价研究第103-127页
   ·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03页
   ·基础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103-106页
   ·基于函数模型法的发生/集中交通量预测第106-110页
   ·主城区分布交通量需求预测第110-113页
   ·交通方式分担率分析第113-114页
   ·交通量分配第114-117页
   ·交通供给者效益分析第117-119页
   ·交通利用者效益分析第119-122页
   ·环境效益分析第122-124页
   ·社会效益分析第124-126页
     ·贡献度分析的基本思路第124-125页
     ·轨道交通客运业关联分析第125-126页
     ·轨道交通客运业投入产出经济效果计算第126页
   ·小结第126-127页
9 轨道交通的TOD效果分析第127-133页
   ·研究内容第127页
   ·研究方法及实例分析第127-132页
   ·小结第132-133页
结论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40-141页
创新点摘要第141-142页
致谢第142-143页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第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执行程序中和解制度之完善
下一篇:现代司法理念引领下的民事裁判文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