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绪论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3-18页 |
一、农村中小学课程整体改革实验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回顾 | 第13-14页 |
二、学校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 第14-18页 |
第二部分 学校课程与学生发展的关系 | 第18-20页 |
一、学校课程的性质 | 第18-19页 |
二、学校课程与学生发展 | 第19-20页 |
第三部分 研究目标 | 第20-21页 |
一、探索适合中小学教材内容的学习方式 | 第20-21页 |
二、建立学科综合课程 | 第21页 |
三、建立选修课程体系 | 第21页 |
第四部分 学校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内在关系 | 第21-34页 |
一、基本原则 | 第21-22页 |
二、学校课程体系的构成 | 第22-23页 |
三、课程设置及内在关系 | 第23-33页 |
四、课程体系的特点 | 第33-34页 |
第五部分 实践过程 | 第34-45页 |
一、准备阶段 | 第34-39页 |
二、实施阶段 | 第39-41页 |
三、总结阶段 | 第41-45页 |
第六部分 问题与讨论 | 第45-49页 |
一、课堂教学的改革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 | 第45-46页 |
二、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较差 | 第46页 |
三、学生发展是所有课程共同承担的,必修课程仍是主渠道 | 第46-47页 |
四、教师的教育理念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 第47-49页 |
附录(一)访谈题目 | 第49-50页 |
附录(二)《爱我中华---台湾篇》精品案例 | 第50-57页 |
附录(三)个性与社会性发展课程“菜单” | 第57-58页 |
注 释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一、著作类 | 第60-61页 |
二、论文类 | 第61-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后记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