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12页 |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4-38页 |
| 第一章 微生物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进展 | 第16-29页 |
| 1 前言 | 第16-17页 |
| 2 AFM及其研究微生物的优势 | 第17页 |
| 3 AFM样品制备技术 | 第17-20页 |
| ·微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 第18页 |
| ·衬底的选择和修饰 | 第18页 |
| ·细胞在衬底上的固定 | 第18-19页 |
| ·细胞的固定与成像模式/参数对结果的影响 | 第19-20页 |
| 4 AFM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 第20-27页 |
| ·细胞表面细微结构的检测及表面成分的操纵 | 第20-21页 |
| ·揭示细胞的动态发育过程 | 第21-22页 |
| ·单细胞药物筛选及其机理研究 | 第22-23页 |
| ·细胞在固体表面的粘附作用 | 第23-25页 |
| ·细胞的弹性等机械性质的测定 | 第25-26页 |
| ·细胞表面电荷的测定 | 第26-27页 |
| ·其他 | 第27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27-29页 |
| 第二章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29-38页 |
| 1 引言 | 第29页 |
| 2 富勒烯的结构、物理和化学性质 | 第29-30页 |
| ·富勒烯C_(60)的结构 | 第29-30页 |
| ·富勒烯C_(60)的物理性质 | 第30页 |
| ·富勒烯C_(60)的化学性质 | 第30页 |
| 3 C_(60)及其衍生物在生物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30-36页 |
| ·C_(60)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繁殖的影响及其在体内的分布 | 第30-32页 |
| ·C_(60)及其衍生物对细胞繁殖和代谢的影响 | 第30-31页 |
| ·C_(60)及其衍生物的体内分布及代谢机制 | 第31-32页 |
| ·C_(60)及其衍生物对细菌的作用 | 第32页 |
| ·抗艾滋病毒(HIV)活性 | 第32-34页 |
| ·切割DNA活性 | 第34页 |
| ·清除自由基 | 第34-35页 |
| ·对生物膜的作用 | 第35-36页 |
| 4 展望 | 第36-38页 |
|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 第38-82页 |
| 第一章 细菌在不同衬底上吸附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 第40-47页 |
| 1 引言 | 第40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0-42页 |
| ·菌株 | 第41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41页 |
| ·细菌培养及预处理 | 第41页 |
| ·不同衬底的制备 | 第41-42页 |
| ·云母 | 第41页 |
| ·硅与玻璃的清洗 | 第41-42页 |
| ·玻璃的硅烷化修饰 | 第42页 |
| ·AFM样品制备 | 第42页 |
| ·AFM观察 | 第42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2-45页 |
| 4 讨论 | 第45-47页 |
| 第二章 戊二醛对细菌细胞固定效果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 第47-54页 |
| 1 引言 | 第47-48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48-49页 |
| ·细菌预处理和戊二醛处理 | 第48页 |
| ·细菌培养及预处理 | 第48页 |
| ·戊二醛处理 | 第48页 |
| ·AFM样品制备 | 第48页 |
| ·AFM观察 | 第48-49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 4 讨论 | 第53-54页 |
| 第三章 富勒醇对两种细菌的作用效果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 第54-64页 |
| 1 引言 | 第54-55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 ·菌株 | 第55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55-56页 |
| ·细菌培养及预处理 | 第56页 |
| ·富勒醇对细菌生长量的影响 | 第56页 |
| ·种子液制备 | 第56页 |
| ·标记编号 | 第56页 |
| ·接种培养 | 第56页 |
| ·生长量测定及曲线的绘制 | 第56页 |
| ·云母衬底的APTES硅烷化修饰 | 第56-57页 |
| ·AFM样品制备 | 第57页 |
| ·AFM观察 | 第57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 ·富勒醇对烟草野火病菌和枯草杆菌生长量的影响 | 第57-60页 |
| ·富勒醇处理前后烟草野火病菌和枯草杆菌的表面形貌AFM观察 | 第60-62页 |
| ·富勒醇处理前和处理后烟草野火病菌和枯草杆菌的个体大小测定 | 第62页 |
| 4 讨论 | 第62-64页 |
| 第四章 枯草杆菌自溶的原子力显微镜观察 | 第64-77页 |
| 1 引言 | 第64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 ·菌株 | 第64页 |
| ·仪器与试剂 | 第64页 |
| ·细菌培养及预处理 | 第64-65页 |
| ·硅烷化云母(APTES)的修饰过程及样品制备 | 第65页 |
| ·AFM观察 | 第6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5-74页 |
| 4 讨论 | 第74-77页 |
| 第五章 壳聚糖对细菌的抑菌作用研究 | 第77-82页 |
| 1 引言 | 第77页 |
| 2 材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 ·供试菌株 | 第77页 |
| ·供试药剂 | 第77页 |
| ·室内药剂抑菌实验 | 第77-78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78-79页 |
| 4 讨论与结论 | 第79-82页 |
| 结论 | 第82-84页 |
| 总结与展望 | 第84-86页 |
| 参考文献 | 第86-96页 |
| 致谢 | 第96-97页 |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