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15页 |
第一章 高校收费的缘由与现状 | 第15-40页 |
第一节 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依据 | 第15-27页 |
第二节 国际上其他国家高校收费情况简介 | 第27-31页 |
第三节 我国高校收费制度的形成与完善 | 第31-40页 |
第二章 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框架 | 第40-54页 |
第一节 有关高校收费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40-44页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视角的提出 | 第44-50页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框架说明 | 第50-54页 |
第三章 质量评价与高校收费 | 第54-101页 |
第一节 学生缴费的目的: 购买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 | 第54-64页 |
第二节 克服信息失灵,帮助教育消费者选择物有所值的教育服务 | 第64-74页 |
第三节 大学排行对教育消费者的教育选择发生重要作用 | 第74-82页 |
第四节 维护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 矫正优质优价带来的市场失灵 | 第82-89页 |
第五节 本文对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深化: 按质论价,比例资助 | 第89-101页 |
第四章 绩效拨款与高校收费 | 第101-120页 |
第一节 提高高校办学效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第101-103页 |
第二节 比较的角度: 透视当今我国公立普通高校的办学效益现状 | 第103-110页 |
第三节 转换视角,促进高校办学效益的提高 | 第110-115页 |
第四节 以绩效拨款促进办学效益提高和收费合理化 | 第115-120页 |
第五章 弹性学分制与高校收费 | 第120-135页 |
第一节 弹性学分制: 以学分作为学费的计量单位更为合理 | 第120-125页 |
第二节 弹性学分制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时间,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收益 | 第125-128页 |
第三节 弹性学分制提供了更为自由的学习空间,学习者更加主动地掌握着学习费用 | 第128-135页 |
第六章 政策建议 | 第135-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3页 |
后记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