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天线仿真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页 |
| ·智能天线技术简介 | 第7页 |
| ·智能天线的用途 | 第7-8页 |
| ·智能天线实现的实际考虑 | 第8-9页 |
| ·智能天线技术研究动向 | 第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智能天线中的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 | 第11-22页 |
| ·智能天线原理 | 第11-13页 |
| ·智能天线的接收准则 | 第13-15页 |
| ·最小均方误差准则 | 第13页 |
| ·最大信干噪比准则 | 第13-14页 |
| ·最小二乘准则 | 第14-15页 |
| ·智能天线中常用的自适应算法 | 第15-21页 |
| ·基于时间参考方式的算法 | 第15-17页 |
| ·基于盲处理方式的算法 | 第17-19页 |
| ·基于空间参考方式的算法 | 第19-21页 |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基于自适应理论的波束形成算法 | 第22-32页 |
| ·概述 | 第22-23页 |
| ·一种基于最小均方误差准则的主瓣赋形算法 | 第23-27页 |
| ·基本原理 | 第23-24页 |
| ·算法迭代过程 | 第24-25页 |
| ·实例仿真 | 第25-27页 |
| ·一种基于最小二乘准则的快速波束形成算法 | 第27-31页 |
| ·基本原理 | 第28页 |
| ·算法步骤 | 第28-29页 |
| ·计算实例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空时无线信道建模 | 第32-42页 |
| ·无线信道描述 | 第32-33页 |
| ·大尺度衰落 | 第33-35页 |
| ·路径损耗 | 第33-34页 |
| ·阴影衰落 | 第34-35页 |
| ·Hata统计模型 | 第35页 |
| ·小尺度衰落 | 第35-41页 |
| ·空、时选择性衰落 | 第35-39页 |
| ·相对功率衰减因子 | 第39页 |
| ·频率选择性衰落 | 第39-41页 |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 第五章 智能天线与RAKE结合的空时二维接收机 | 第42-50页 |
| ·传统RAKE接收机原理 | 第42-43页 |
| ·与智能天线结合的空时接收机 | 第43-49页 |
| ·2D-RAKE接收技术 | 第44页 |
| ·两种2D-RAKE接收机组合结构 | 第44-46页 |
| ·性能仿真分析 | 第46-49页 |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 第六章 基于MATLAB的智能天线性能仿真 | 第50-55页 |
| ·仿真系统的实现 | 第50-53页 |
| ·仿真总体流程 | 第51页 |
| ·界面操作显示 | 第51-53页 |
| ·实例仿真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总结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63页 |
| 西北工业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