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盖类零件图的计算机识别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前言 | 第9页 |
| ·作业批改软件实现总体方法 | 第9-10页 |
| ·作业批改软件需要实现的目标 | 第10页 |
| ·目前国内研究状况 | 第10-11页 |
| ·作业批改软件的实现依据及设计原则 | 第11-12页 |
| ·本课题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12-13页 |
| ·运行平台和编程语言 | 第13-15页 |
| ·自动批改软件的运行平台的选择 | 第13页 |
| ·编程语言 | 第13-14页 |
| ·开发工具ObjectARX介绍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软件系统总体设计 | 第15-21页 |
| ·系统设计 | 第15-18页 |
| ·软件设计平台、接口 | 第15页 |
| ·软件的实现方法 | 第15-17页 |
| ·软件实现的规范 | 第17-18页 |
| ·结构化软件设计 | 第18-20页 |
| ·功能模块的定义 | 第18-19页 |
| ·功能模块划分的要求 | 第19页 |
| ·功能模块的划分 | 第19-20页 |
| ·程序结构流程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图形处理 | 第21-37页 |
| ·图形预处理 | 第21-23页 |
| ·线宽、线型的处理 | 第21页 |
| ·复杂实体的分解处理 | 第21-22页 |
| ·重合实体处理 | 第22-23页 |
| ·图形实体融合处理 | 第23页 |
| ·图形区域划分 | 第23-27页 |
| ·基于实体外接矩形融合运算图形区域划分法 | 第23-25页 |
| ·基于扫描线图形区域划分法 | 第25页 |
| ·基于实体相交特性图形区域划分法 | 第25-27页 |
| ·三种图形区域划分法适用性比较 | 第27页 |
| ·视图匹配 | 第27-30页 |
| ·主视图的识别 | 第27-28页 |
| ·左视图的识别 | 第28-29页 |
| ·其他视图的识别 | 第29页 |
| ·旋转剖的识别 | 第29-30页 |
| ·视图变换 | 第30-37页 |
| ·图形的几何变换 | 第30-34页 |
| ·视图配置关系 | 第34-37页 |
| 第四章 图形比较 | 第37-71页 |
| ·点类型实体检查的处理方法 | 第37-41页 |
| ·字符检查的处理方法 | 第41-46页 |
| ·图形实体的比较处理方法 | 第46-49页 |
| ·直线的比较处理 | 第46-47页 |
| ·圆的比较处理 | 第47-48页 |
| ·圆弧的比较处理 | 第48-49页 |
| ·标注实体的比较处理方法 | 第49-60页 |
| ·线性尺寸的比较 | 第49-50页 |
| ·直径尺寸的比较 | 第50页 |
| ·半径尺寸的比较 | 第50-51页 |
| ·直径尺寸、半径尺寸和线性尺寸的相互转化 | 第51-54页 |
| ·尺寸标注的完整性检查 | 第54-60页 |
| ·剖面线的检查处理方法 | 第60-67页 |
| ·剖面线一致性检查 | 第61-63页 |
| ·剖面线对比检查 | 第63-65页 |
| ·剖面线实体的复原 | 第65-67页 |
| ·粗糙度的比较处理方法 | 第67-71页 |
| ·粗糙度标注的一般规则 | 第67-68页 |
| ·批改粗糙度标注的方法 | 第68-69页 |
| ·粗糙度标注的比较检查 | 第69-71页 |
| 第五章 辅助模块设计 | 第71-79页 |
| ·程序结果显示 | 第71-73页 |
| ·评分算法描述 | 第71页 |
| ·显示结果 | 第71-73页 |
| ·程序界面设计 | 第73-76页 |
| ·批改软件运行界面 | 第73页 |
| ·AutaCAD菜单定制 | 第73-74页 |
| ·ObjectARX程序的加载 | 第74-76页 |
| ·程序安装打包处理 | 第76-79页 |
| ·修改注册表 | 第76-78页 |
| ·组织安排安装文件 | 第78-79页 |
| 第六章 程序运行应用 | 第79-87页 |
| ·作业批改软件的安装 | 第79-80页 |
| ·批改程序的运行 | 第80-85页 |
| ·课题总结 | 第85-87页 |
| 发表论文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91页 |
| 参考文献 | 第91-93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93页 |
| 西北工业大学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