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铁路无线通信的发展趋势 | 第8-10页 |
·我国铁路既有无线通信的现状 | 第8-10页 |
·铁路综合数字移动通信网络在信息化中的地位 | 第10页 |
·GSM-R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 第10-13页 |
·GSM-R的提出及发展 | 第10-12页 |
·GSM-R网络概述 | 第12-13页 |
·本论文的任务 | 第13-14页 |
第二章 GSM-R系统结构功能综述 | 第14-22页 |
·GSM-R系统概述 | 第14-16页 |
·什么是GSM-R | 第14-15页 |
·与GSM系统的区别 | 第15-16页 |
·GSM-R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16-18页 |
·系统构成及组网方式 | 第16页 |
·主要组成部分 | 第16-18页 |
·GSM-R业务特点 | 第18-20页 |
·增强多优先级与强拆(eMLPP)业务 | 第18-19页 |
·语音组呼业务(VGCS) | 第19页 |
·语音广播呼叫业务(VBS) | 第19-20页 |
·GSM-R先进的寻址技术 | 第20-21页 |
·功能寻址技术 | 第20-21页 |
·基于位置的寻址技术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机车综合通信设备硬件系统方案 | 第22-49页 |
·概述 | 第22-24页 |
·系统基本功能 | 第22-23页 |
·系统基本结构 | 第23-24页 |
·硬件方案研究 | 第24-45页 |
·主控单元设计 | 第24-34页 |
·主控板的功能分析 | 第25页 |
·AT91R40008 | 第25-29页 |
·EPM7128STC100 | 第29-30页 |
·TL16C554A | 第30页 |
·SJA1000 | 第30-32页 |
·CPLD的应用 | 第32-34页 |
·语音通讯单元设计 | 第34-35页 |
·模块选择原则 | 第35页 |
·模块选择 | 第35页 |
·数据传输单元 | 第35-39页 |
·GPRS基本原理 | 第36-38页 |
·数据传输模块选择 | 第38-39页 |
·GPS单元 | 第39-41页 |
·GPS定位原理 | 第39-40页 |
·卫星定位模块选择 | 第40-41页 |
·450MHz无线列调电台 | 第41-44页 |
·TMS320VC5416 | 第42-43页 |
·MSP430F149 | 第43-44页 |
·操作显示终端 | 第44页 |
·电源控制模块 | 第44-45页 |
·通信协议方案 | 第45-48页 |
·主控单元接口通信协议 | 第45-46页 |
·GSM-R话音单元接口通信协议 | 第46页 |
·GSM-R数据单元接口通信协议 | 第46页 |
·GPS单元接口通信协议 | 第46-47页 |
·GSM-R电源接口通信协议 | 第47页 |
·高速数据CAN接口通信协议 | 第47-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机车综合通信设备软件系统方案 | 第49-71页 |
·概述 | 第49-50页 |
·机车综合通信平台主机 | 第49页 |
·操作显示终端MMI | 第49-50页 |
·主机控制程序方案设计 | 第50-61页 |
·基本功能及操作系统 | 第50-51页 |
·主控单元设计 | 第51页 |
·语音模块 | 第51-56页 |
·GPRS数据传输模块 | 第56-59页 |
·GPS数据模块 | 第59页 |
·通用式机车台模块 | 第59-61页 |
·操作终端控制程序设计 | 第61-70页 |
·基本功能及编程环境 | 第61页 |
·软件实现 | 第61-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系统调试概述 | 第71-79页 |
·主机功能调试 | 第71-76页 |
·嵌入式系统调试 | 第71-74页 |
·techor ICE~(TM) ARM仿真器特点 | 第71-72页 |
·硬件调试 | 第72-73页 |
·软件调试 | 第73-74页 |
·调试系统组成及结构 | 第74页 |
·Server配置 | 第74-76页 |
·MMI功能调试 | 第76-78页 |
·调试的准备和开始 | 第76-77页 |
·控制程序的执行 | 第77页 |
·断点的使用 | 第77-78页 |
·监视数据的值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结束语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论文 | 第83-84页 |
知识产权说明书和原创性说明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