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中文) | 第1-5页 |
論文要旨(日本語) | 第5-6页 |
第一章 10~11世纪中日交流史概述 | 第6-41页 |
第一节 入宋僧研究的课题——日本学术界的争论焦点 | 第6-11页 |
第二节 入宋僧研究的角度——中国学术界的研究特点 | 第11-14页 |
第三节 日本史中的入宋僧——平安时代史之再探讨 | 第14-32页 |
一、非军事对外政策与政治独立 | 第14-18页 |
二、贸易增大与文化成熟 | 第18-23页 |
三、政教融和的国家体制 | 第23-32页 |
第四节 中国史中的入宋僧——中日关系的非对称性 | 第32-41页 |
一、日本在北宋国际政治关系中的地位 | 第32-35页 |
二、日本在南宋国际贸易关系中的作用 | 第35-37页 |
三、日本在两宋国际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 第37-41页 |
第二章 奝然研究 | 第41-93页 |
第一节 奝然略传 | 第41-44页 |
第二节 奝然入宋的特征——与唐末、五代时期的渡海僧比较 | 第44-68页 |
一、天台僧的求法与巡礼——圆仁、圆珍、圆载 | 第48-55页 |
二、不归之僧——真如、宽建、转智 | 第55-63页 |
三、天台佛教的中国回流——日延 | 第63-68页 |
第三节 奝然入宋的目的——律令国家体制的转折与贵族、佛教界 | 第68-74页 |
第四节 奝然入宋在中日关系上的意义——东亚册封体制的嬗变 | 第74-83页 |
第五节 奝然的荣光与挫折——显密体制的确立 | 第83-93页 |
第三章 寂照与成寻 | 第93-115页 |
第一节 寂照略传 | 第93-97页 |
第二节 作为国际文化人的寂照——在宋朝的活动和背景 | 第97-104页 |
第三节 成寻略传 | 第104-109页 |
第四节 成寻入宋的意义——显密佛教和宋代的佛教 | 第109-115页 |
结束语:入宋僧的历史意义 | 第115-117页 |
征引文献 | 第117-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3页 |
后记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