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概述 | 第1-37页 |
| ·中国水资源和水污染现状 | 第22-23页 |
| ·水资源贫乏 | 第22页 |
| ·水资源污染现状 | 第22-23页 |
| ·水源污染及其危害 | 第23-26页 |
| ·有机物对水源的污染 | 第24页 |
| ·含氮化合物对水源的污染 | 第24-26页 |
| ·微污染水源水的处理技术 | 第26-37页 |
| ·强化常规处理技术 | 第26-29页 |
| ·预处理技术 | 第29-34页 |
| ·深度处理技术 | 第34-37页 |
| 第2章 沸石在微污染水源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37-45页 |
| ·沸石的形成及其化学物理特性 | 第37-38页 |
| ·生物沸石去氨氮的机理 | 第38-40页 |
| ·沸石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 第40-44页 |
| ·沸石去除氨氮 | 第40-41页 |
| ·沸石去除有机物 | 第41页 |
| ·降低高氟水的含氟量 | 第41-42页 |
| ·软化水 | 第42页 |
| ·吸附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 | 第42-43页 |
| ·沸石作为滤料 | 第43-44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44-45页 |
| 第3章 生物沸石滤池试验工艺路线 | 第45-51页 |
| ·试验目的 | 第45页 |
| ·生物沸石滤池设计要点 | 第45页 |
| ·试验期间小河水质特点 | 第45-46页 |
| ·中试沸石填料介绍 | 第46-47页 |
| ·中试工艺流程 | 第47-48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48-49页 |
| ·主要试验方法 | 第49页 |
| ·主要分析项目与测试方法 | 第49-51页 |
| 第4章 天然沸石静态吸附实验 | 第51-60页 |
| ·实验材料和方法 | 第51-52页 |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 ·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实验结果 | 第52-58页 |
| ·搅拌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 第52-53页 |
| ·沸石用量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53页 |
| ·氨氮浓度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53-57页 |
| ·溶液pH值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57页 |
| ·沸石粒径对吸附作用的影响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5章 生物沸石滤池处理微污染水源水的中试研究 | 第60-96页 |
| ·生物沸石滤池的启动 | 第60-63页 |
| ·生物沸石的培养 | 第60页 |
| ·启动期间运行效果 | 第60-63页 |
| ·水力负荷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3-67页 |
| ·不同水力负荷对氨氮、COD_(M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3-64页 |
| ·不同水力负荷对浊度、色度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4-65页 |
| ·不同水力负荷对Fe、Mn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5-67页 |
| ·气、水比对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67-72页 |
| ·不同气、水比条件下出水DO的变化 | 第69-70页 |
| ·不同气、水比条件下的运行效果 | 第70-72页 |
| ·温度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 | 第72-76页 |
| ·高温条件下的运行 | 第72-73页 |
| ·中温条件下的运行 | 第73-74页 |
| ·低温条件下的运行 | 第74-76页 |
| ·生物沸石滤池对藻类的去除 | 第76-81页 |
| ·沸石上生物特征分析 | 第81-84页 |
| ·沸石上微生物计数分析 | 第81-82页 |
| ·沸石上微生物生物生物相分析 | 第82-84页 |
| ·事故条件下的运行 | 第84-87页 |
| ·生物沸石滤池的重启动 | 第84-86页 |
| ·生物沸石滤池的反冲洗 | 第86-87页 |
| ·生物沸石滤池工艺设计参数探讨 | 第87-90页 |
| ·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 第90-92页 |
| ·亚硝酸盐积累因素的探讨 | 第90-91页 |
| ·有机物去除效果的探讨 | 第91页 |
| ·滤池冬季运行的探讨 | 第91-92页 |
| ·生物沸石滤池处理效果小结 | 第92-96页 |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96-99页 |
| ·结论 | 第96-98页 |
| ·微污染水源原水水质 | 第96页 |
| ·生物沸石滤池中试运行效果 | 第96-97页 |
| ·生物沸石滤池中试运行影响因素 | 第97-98页 |
| ·建议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4页 |
| 致谢 | 第104-105页 |
| 附录A 检测报告 | 第105-106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