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第1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已有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和谐系统建构的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相关理论思想的研究回顾 | 第15-21页 |
·东西方消费思想的研究回顾 | 第15-19页 |
·节俭消费的思想 | 第15-16页 |
·侈糜消费的思想 | 第16-17页 |
·适度消费的思想 | 第17-19页 |
·有关和谐思想的研究回顾 | 第19-20页 |
·关于消费道德的探讨 | 第20-21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和谐系统的内涵 | 第21-22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和谐系统建构的基本假设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和谐系统建构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37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和谐系统的测定指标分析 | 第24-26页 |
·现有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系统的不和谐状态分析 | 第26-37页 |
·大学生消费状况的不和谐 | 第26-30页 |
·部分大学生消费道德认知与社会消费道德要求之间的疏离 | 第26-28页 |
·大学生在消费道德心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扰 | 第28-29页 |
·部分学生自律意识较差存在不良消费行为 | 第29-30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状况的不和谐 | 第30-31页 |
·消费道德教育系统外部环境变化导致的不和谐 | 第31-37页 |
·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 | 第32-33页 |
·我国正处于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 | 第33-34页 |
·我国正处于从传统文化向中西文化交融转化的关键时期 | 第34-37页 |
第四章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导航系统 | 第37-51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 | 第37-38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设想 | 第38-40页 |
·走进生活——消费道德教育的基础 | 第38-39页 |
·提升精神——消费道德教育的追求 | 第39页 |
·有道德的消费者——消费道德教育的本真 | 第39-40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原则遵循 | 第40-43页 |
·个体取向与集体取向的辩正统一 | 第40-41页 |
·工具合理性与价值合理性的协同发展 | 第41-43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的教育内容构想 | 第43-51页 |
·消费道德认知内容 | 第43-47页 |
·消费理财教育 | 第44页 |
·全面消费教育 | 第44-45页 |
·审美消费教育 | 第45页 |
·绿色消费教育 | 第45-46页 |
·消费的法律意识教育 | 第46-47页 |
·消费道德规范内容 | 第47-51页 |
·艰苦奋斗 | 第47-48页 |
·量入为出 | 第48页 |
·正当消费 | 第48-49页 |
·诚信守纪 | 第49-51页 |
第五章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支持系统和实现系统 | 第51-61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支持系统 | 第51-54页 |
·社会支持系统 | 第51-52页 |
·家庭支持系统 | 第52-53页 |
·制度规范系统 | 第53-54页 |
·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的实现系统 | 第54-61页 |
·实践教育法 | 第54-56页 |
·网络渗透法 | 第56-58页 |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方法 | 第58-59页 |
·心理调节法 | 第59-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