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1.实验研究 | 第10-25页 |
·材料 | 第10-11页 |
·实验动物及环境 | 第10页 |
·实验药物 | 第10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10-11页 |
·试剂 | 第11页 |
·造模方法 | 第11-12页 |
·分组及给药剂量 | 第12页 |
·给药方法 | 第12-13页 |
·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方法 | 第13页 |
·检测指标与方法 | 第13-14页 |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3页 |
·苏木素—伊红(HE)制片及染色方法 | 第13页 |
·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13页 |
·异位和在位内膜ER、PR、bax,bcl-2,cytC,Survivin的染色及观察 | 第13-14页 |
·染色方法 | 第13-14页 |
·观察测量方法 | 第14页 |
·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意义 | 第14页 |
·资料统计与处理 | 第14-15页 |
·实验结果 | 第15-25页 |
·肉眼观察 | 第15页 |
·组织形态学变化 | 第15-16页 |
·内异康复栓对异位和在位内膜ER、PR表达的影响 | 第16-18页 |
·内异康复栓对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因子的影响 | 第18-25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bax表达的影响 | 第18-20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bcl-2表达的影响 | 第20-21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bcl-2/bax比值的影响 | 第21-23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Survivin表达的影响 | 第23-25页 |
2.讨论 | 第25-34页 |
·EMT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 | 第25页 |
·内异康复栓的立法组方和处方依据 | 第25-31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bax,bcl-2,bcl-2/bax比值的影响 | 第29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cytC的影响 | 第29-30页 |
·对异位和在位内膜Survivin的影响 | 第30-31页 |
·中药栓剂直肠给药治疗EMT的优势 | 第31-32页 |
·中药治疗EMT的优势分析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5-36页 |
致谢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附录一:综述 | 第40-47页 |
附录二:附图 | 第47-55页 |
声明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