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管慢波结构冷测系统的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行波管概述 | 第9-10页 |
| ·行波管慢波结构的冷参量 | 第10-15页 |
| ·冷参量测量的意义和现状 | 第15-16页 |
| ·本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7页 |
| ·整个学位论文的组织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行波管慢波结构冷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 第18-31页 |
| ·色散测量的三种方法 | 第18-22页 |
| ·冷测系统测量色散的方法 | 第22-23页 |
| ·耦合阻抗测量的两种方法 | 第23-29页 |
| ·冷测系统测量耦合阻抗的方法 | 第29-31页 |
| 第三章 冷测系统的硬件 | 第31-39页 |
| ·机械部分 | 第32页 |
| ·运动部分 | 第32-35页 |
| ·测量部分 | 第35-39页 |
| 第四章 冷侧系统的软件 | 第39-50页 |
| ·虚拟仪器技术 | 第39-40页 |
| ·LabView 开发环境 | 第40-41页 |
| ·冷测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41-43页 |
| ·矢量网络分析仪模块的设计 | 第43-45页 |
| ·电机相关模块的设计 | 第45-47页 |
| ·测量相关模块的设计 | 第47-50页 |
| 第五章 实际测量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50-67页 |
| ·计算机三维仿真计算 | 第51-57页 |
| ·样品A 测量结果的比较以及分析 | 第57-59页 |
| ·样品B 测量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59-61页 |
| ·样品C 测量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 第61-67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7-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