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论文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耕作土壤肥力质量评价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前言第9-10页
2. 研究文献综述第10-16页
   ·土壤肥力质量影响研究第10-12页
     ·母质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第11页
     ·地形对土壤肥力质量影响第11-12页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第12页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研究第12-15页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指标研究第12-13页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第13-15页
   ·土壤肥力质量的提高研究第15-1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6-26页
   ·研究区概况第16页
   ·材料第16-17页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20页
     ·研究内容第17-18页
     ·技术路线第18-20页
   ·研究方法第20-26页
     ·土壤物理性状与养分的测定方法第20页
     ·土壤性质对比分析方法第20-21页
     ·土壤肥力质量评价方法第21-26页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第21-24页
       ·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第24-2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6-43页
   ·丘陵区坡地土壤理化性质特征第26-33页
     ·丘陵区坡地土壤物理性质特征第26-29页
       ·不同坡位和母质下土壤容重特征第26-27页
       ·不同坡位和母质下土壤颗粒组成的特征第27-29页
     ·丘陵区坡耕地土壤化学性质特征第29-33页
       ·不同坡位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分异第29-31页
       ·不同母质下土壤化学性质的分异第31-33页
   ·运用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评价耕作土壤肥力质量第33-38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及等级的划分第33-34页
     ·人工神经网络 BP算法评价土壤肥力质量第34-38页
       ·BP神经网络的实现过程第35-36页
       ·计算结果及分析第36-38页
   ·人工神经网络评价结果的验证第38-43页
     ·BP算法与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的比较第38-42页
       ·相对土壤质量指数法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8-40页
       ·相对土壤质量指数的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0-41页
       ·两种评价方法的比较第41-42页
     ·不同母质下土壤肥力特征与 BP算法评价结果的比较第42-43页
     ·不同坡位下土壤肥力特征与 BP算法评价结果的比较第43页
5. 提高坡耕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措施第43-45页
   ·改良土壤结构,培肥土壤第44页
   ·加强坡耕地的治理,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第44-45页
6. 结论第45-47页
7.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3页
致谢第53-5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局部双层球面网壳的非线性稳定分析
下一篇:MCU低功耗设计技术及其功耗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