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7-11页 |
| ·OFDM概述 | 第7-9页 |
| ·OFDM系统发展过程 | 第7-8页 |
| ·OFDM系统的优缺点 | 第8-9页 |
| ·本文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 第9-11页 |
| 第2章 OFDM技术分析与研究 | 第11-30页 |
| ·OFDM的基本原理 | 第12-16页 |
| ·OFDM的产生和发展 | 第12-13页 |
| ·OFDM系统的基本模型 | 第13-16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 | 第16-21页 |
| ·DFT实现方法 | 第16-19页 |
| ·傅里叶变换的过采样 | 第19-21页 |
| ·保护间隔和循环前缀 | 第21-27页 |
| ·OFDM与单载波系统实现复杂度的比较 | 第27-30页 |
| 第3章 OFDM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 | 第30-40页 |
| ·峰均功率比的定义 | 第30-34页 |
| ·峰均功率比的概率分布 | 第34-37页 |
| ·PAPR分布的统计特性 | 第34-36页 |
| ·过采样对PAPR概率分布的影响 | 第36-37页 |
| ·几种降低峰均功率比的方法 | 第37-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4章 通过互补序列编码实现PAPR值的减小 | 第40-49页 |
| ·互补序列相关知识 | 第40-41页 |
| ·基于互补序列的分组码的实现 | 第41-44页 |
| ·RM(Reed-Muller)码与互补序列的关系 | 第41-42页 |
| ·具体编译码方法 | 第42-44页 |
| ·采用基于互补序列的分组码的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44-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第5章 利用信号扰码技术降低PAPR | 第49-67页 |
| ·选择映射法(SLM) | 第49-55页 |
| ·选择映射法方案(SLM)介绍 | 第49-51页 |
| ·实际仿真结果 | 第51-55页 |
| ·基于SLM算法的PAPR减小方案 | 第55-59页 |
| ·方案介绍 | 第55-56页 |
| ·边带信息的处理 | 第56-57页 |
| ·实际仿真结果 | 第57-59页 |
| ·部分传输序列(PTS)减小OFDM系统内的峰均比 | 第59-65页 |
| ·PTS方法原理 | 第59-61页 |
| ·PTS分割方法 | 第61-65页 |
| ·改进的PTS-OFDM算法 | 第65-67页 |
| ·改进的次优PTS-OFDM算法 | 第65-66页 |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66-67页 |
| 第6章 采用符号循环和反转相结合方案(CSRI)降低 PAPR | 第67-79页 |
| ·最优CSRI方案(O-CSRI) | 第68-70页 |
| ·符号循环和反转相结合的次优方案(S-CSRI) | 第70-78页 |
| ·带符号分组的连续次优CSRI方案(SS-CSRI) | 第70-74页 |
| ·带门限控制的随机次优CSRI方案(RS-CSRI) | 第74-78页 |
| ·小结 | 第78-79页 |
| 结论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