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3页 |
·光纤加速度检波器信号处理系统概述及发展现状 | 第10-11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及工作原理 | 第13-15页 |
·系统总体设计思想 | 第13-14页 |
·系统工作原理及功能需求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合成外差干涉解调算法原理 | 第15-23页 |
·解调算法的原理 | 第15-18页 |
·解调算法仿真实验 | 第18-23页 |
第四章 系统硬件设计 | 第23-36页 |
·嵌入式微处理器选型 | 第23-26页 |
·DSP的结构及功能 | 第23-24页 |
·ARM的结构及功能 | 第24-26页 |
·ARM与 DSP接口模块设计 | 第26-29页 |
·增强主机口接口(HPI)的特点 | 第26-27页 |
·双处理器接口通信设计 | 第27-29页 |
·ARM与以太网控制芯片接口模块设计 | 第29-30页 |
·RTL8019以太网控制器特点 | 第29页 |
·以太网接口设计 | 第29-30页 |
·SDRAM 和 FLASH 的扩展 | 第30-32页 |
·A/D、D/A转换模块设计 | 第32-33页 |
·串口模块的设计 | 第33页 |
·键盘和 LCD设计 | 第33-35页 |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35-36页 |
第五章 系统软件设计 | 第36-51页 |
·Linux操作系统的移植 | 第36-39页 |
·实时操作系统的选取 | 第36页 |
·嵌入式 Linux 实现的总体方案 | 第36-37页 |
·嵌入式 Linux 的设计过程 | 第37-39页 |
·Linux 下的驱动程序开发 | 第39-45页 |
·以太网接口驱动程序开发 | 第40-43页 |
·UART2串口驱动设计 | 第43-44页 |
·将驱动加到内核中 | 第44-45页 |
·合成外差干涉解调算法的实现 | 第45-51页 |
·系统性能指标的确定及算法验证 | 第46页 |
·解调算法的实现 | 第46-51页 |
第六章 系统抗干扰设计 | 第51-54页 |
第七章 系统调试 | 第54-59页 |
·开发环境的建立 | 第54-56页 |
·利用串口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调试 | 第56-57页 |
·JTAG在开发平台调试中的应用 | 第57-59页 |
第八章 结束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录一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64页 |
附录二 部分硬件原理图 | 第64-67页 |
附录三 部分程序 | 第67-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