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3页 |
引言 | 第10页 |
·PKU的临床诊断方法 | 第10-18页 |
·细菌抑制测定法 | 第10-11页 |
·化学测定法 | 第11-14页 |
·酶测定法 | 第14-16页 |
·各种测定方法的评估 | 第16-18页 |
·微生物源L-苯丙氨酸脱氢酶(PheDH)的研究概况 | 第18-22页 |
·微生物源L-苯丙氨酸脱氢酶的理化性质 | 第18-20页 |
·微生物L-苯丙氨酸脱氢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产苯丙氨酸脱氢酶菌株的分离与鉴定 | 第23-3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3-26页 |
·仪器 | 第23页 |
·产酶菌株的分离筛选 | 第23-24页 |
·产酶菌株的鉴定 | 第24-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产苯丙氨酸脱氢酶菌株的筛选 | 第26页 |
·产苯丙氨酸脱氢酶菌株X5-3的生物学特性 | 第26-30页 |
第三章 菌株X5-3产酶的发酵条件研究 | 第30-4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0-33页 |
·仪器 | 第30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30页 |
·菌株X5-3生长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不同发酵条件对菌株X5-3产苯丙氨酸脱氢酶的影响 | 第31-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菌株X5-3产酶的时间 | 第33页 |
·不同氮源对菌株X5-3产酶的影响 | 第33-34页 |
·不同碳源对菌株X5-3产酶的影响 | 第34-35页 |
·诱导物L-Phe、氮源和碳源浓度的试验结果 | 第35-36页 |
·不同起始pH对菌株X5-3产酶的影响 | 第36-37页 |
·装液量对菌株X5-3产酶的影响 | 第37-38页 |
·诱导物加入时间对菌株X5-3产酶的影响 | 第38页 |
·不同培养时间对X5-3菌株产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第四章 苯丙氨酸脱氢酶的初步纯化与性质研究 | 第40-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材料、试剂与仪器 | 第40页 |
·苯丙氨酸脱氢酶的提纯 | 第40-41页 |
·酶的理化性质 | 第41-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酶的纯化 | 第42-45页 |
·菌株X5-3苯丙氨酸脱氢酶的理化性质 | 第45-48页 |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0-52页 |
·研究结论 | 第50-51页 |
·产苯丙氨酸脱氢酶菌株的分离及鉴定 | 第50页 |
·菌株X5-3的产酶发酵条件 | 第50页 |
·酶的提纯 | 第50-51页 |
·酶的性质 | 第51页 |
·问题和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硕士学习期间文章和获奖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