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种子精选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6页 |
1.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的状况 | 第8-14页 |
1.3 本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预期的成果 | 第14-16页 |
第二章 静电种子精选机理的研究 | 第16-25页 |
2.1 种子的电生理特性与活力之间的关系 | 第16-17页 |
2.1.1 种子的生命力、生活力和活力 | 第16页 |
2.1.2 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 | 第16页 |
2.1.3 种子的介电特性与活力的关系 | 第16-17页 |
2.2 种子在电场中极化力的分析 | 第17-18页 |
2.3 种子静电精选过程分析 | 第18-22页 |
2.3.1 种子在转鼓上的运动过程 | 第18-19页 |
2.3.2 种子在过度阶段的运动分析 | 第19-20页 |
2.3.3 种子在稳定激化阶段的运动和受力分析 | 第20-21页 |
2.3.4 种子在滑动脱离阶段的运动分析 | 第21-22页 |
2.4 影响精选效果的因素分析 | 第22-25页 |
2.4.1 物料因素 | 第22-23页 |
2.4.2 系统结构因素 | 第23页 |
2.4.3 精选工况因素 | 第23-24页 |
2.4.4 系统环境因素 | 第24-25页 |
第三章 静电精选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 第25-33页 |
3.1 喂料装置的设计 | 第25-26页 |
3.1.1 静电种子精选机对喂料部分的基本要求 | 第25页 |
3.1.2 方案论证 | 第25-26页 |
3.2 精选电极的选择 | 第26-28页 |
3.2.1 对精选电极的要求 | 第27页 |
3.2.2 方案的论证 | 第27页 |
3.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28页 |
3.3 确定电极尺寸的试验研究 | 第28-30页 |
3.3.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3.3.2 试验安排与指标 | 第29页 |
3.3.3 试验结果 | 第29-30页 |
3.4 转鼓数量的确定 | 第30-32页 |
3.4.1 试验方法 | 第30-31页 |
3.4.2 试验指标 | 第31页 |
3.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3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静电种子精选机的设计与计算 | 第33-51页 |
4.1 主要工作部件的设计与选用 | 第33-40页 |
4.1.1 喂料辊的设计 | 第33-36页 |
4.1.2 精选转鼓的设计及有关参数的选择 | 第36-38页 |
4.1.3 种刷的设计与计算 | 第38-39页 |
4.1.4 接料斗设计 | 第39-40页 |
4.2 动力传动部分的设计与有关部件强度校核 | 第40-51页 |
4.2.1 动力传动部分的设计 | 第40-43页 |
4.2.2 配套动力的选择 | 第43-44页 |
4.2.3 传动链的选用与强度校核 | 第44-49页 |
4.2.4 轴的设计与强度校核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静电式种子精选机性能试验 | 第51-56页 |
5.1 静电分选原理的试验验证 | 第51-52页 |
5.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1页 |
5.1.2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2页 |
5.2 静电种子精选机的性能试验 | 第52-55页 |
5.2.1 试验目的 | 第52页 |
5.2.2 样机简介 | 第52-53页 |
5.2.3 试验安排 | 第53页 |
5.2.4 试验考核指标 | 第53页 |
5.2.5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53-55页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55-56页 |
第六章 静电式种子精选机经济效益分析 | 第56-58页 |
6.1 设计方案技术分析 | 第56页 |
6.1.1 优化设计 | 第56页 |
6.1.2 产品结构的先进性 | 第56页 |
6.2 工厂的效益 | 第56页 |
6.3 种子销售单位效益分析 | 第56-57页 |
6.4 社会效益分析 | 第57-58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58-59页 |
7.1 主要成果 | 第58页 |
7.2 存在的问题 | 第58页 |
7.3 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