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 ·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8-9页 |
| ·国外甘蔗收获机的发展情况 | 第9-10页 |
| ·国外甘蔗收获机械的初级阶段 | 第9页 |
| ·拖拉机的出现推动了甘蔗收获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 ·现代收割技术 | 第10页 |
| ·国内甘蔗收获机的发展情况 | 第10-11页 |
| ·液压技术在甘蔗联合收割机中应用的优点 | 第11-13页 |
| ·国内外液压技术在甘蔗联合收割机中的应用概况 | 第13-14页 |
| ·国内外液压仿真技术的发展 | 第14-16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二章 小型甘蔗收获机液压系统的构成分析 | 第17-26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总体的要求 | 第17-18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的总体构成 | 第18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液压系统的基本构成分析 | 第18-22页 |
| ·行走与刀盘速度协调关系的确定及控制方案的选择 | 第19-21页 |
| ·行走与扶蔗速度协调关系的确定 | 第21-22页 |
| ·液压行走系统的构成 | 第22-23页 |
| ·控制回路的选择 | 第22页 |
| ·变量泵控定量马达的无级调速方案的确定 | 第22-23页 |
| ·整机的调速系统构成 | 第23-24页 |
| ·液压系统调速方案 | 第23-24页 |
| ·马达驱动方案的选择 | 第24-25页 |
| ·低速方案的特点 | 第24-25页 |
| ·高速方案的特点 | 第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小型甘蔗收获机液压系统的设计 | 第26-38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液压原理设计 | 第26-32页 |
| ·行走液压驱动系统 | 第26-29页 |
| ·台架升降和扶蔗液压系统设计 | 第29-31页 |
| ·砍蔗液压系统设计 | 第31页 |
| ·整车的液压系统 | 第31-32页 |
| ·液压系统参数的理论分析 | 第32-37页 |
| ·系统参数分析 | 第32-34页 |
| ·液压传动元件的参数匹配计算 | 第34-37页 |
| ·小结 | 第37-38页 |
| 第四章 甘蔗收获机液压系统动态特性仿真与功率分析 | 第38-68页 |
| ·液压系统动态特性分析及SIMULINK时域仿真介绍 | 第38-39页 |
| ·基于SIMULINK环境下节点法在液压系统应用的介绍 | 第39-49页 |
| ·节点法的建模原理 | 第39-40页 |
| ·Simulink中基本液压元件模型的建立 | 第40-49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液压系统动态特性的计算机仿真 | 第49-67页 |
| ·整机液压系统的仿真模型 | 第49-53页 |
| ·小型甘蔗收获机液压系统动态仿真特性分析与功率的确定 | 第53-67页 |
| ·小结 | 第67-68页 |
| 第五章 甘蔗切割器的液压系统实验研究 | 第68-78页 |
| ·试验目的、意义及条件 | 第68-70页 |
| ·试验的目的及意义 | 第68页 |
| ·试验元件及仪器 | 第68-70页 |
| ·试验过程与结果分析 | 第70-77页 |
| ·扭矩和压力的处理过程 | 第70-72页 |
| ·仿真试验和物理试验对比验证 | 第72-74页 |
| ·砍蔗器液压系统的功率消耗的试验分析 | 第74-75页 |
| ·不同流量控制元件对砍蔗质量的影响 | 第75-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8-80页 |
| ·研究总结 | 第78-79页 |
| ·问题与展望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 致谢 | 第83-84页 |
| 读研期间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