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导论 | 第8-11页 |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8-9页 |
·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第9-11页 |
第1章 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西方各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综述 | 第11-14页 |
·国内对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研究现状综述 | 第14-17页 |
·以信贷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14页 |
·仍应以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 第14-15页 |
·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调整方向 | 第15-16页 |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 第16-17页 |
第2章 对我国现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考察与分析 | 第17-39页 |
·从操作目标到中介目标的传导环节中介目标有效性分析 | 第17-28页 |
·基础货币投放与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实证分析 | 第17-19页 |
·基础货币与货币供应量之间的实证分析 | 第19-22页 |
·对操作目标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关系不稳定的解释 | 第22-28页 |
·中介目标到最终目标的传导环节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分析 | 第28-39页 |
·货币供应量与总产出和物价之间的实证分析 | 第28-31页 |
·对货币供应量到最终目标传导出现阻塞的解释 | 第31-39页 |
第3章 对利率或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考察与分析 | 第39-44页 |
·对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考察 | 第39-41页 |
·对汇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考察 | 第41-44页 |
第4章 一种前瞻性选择: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 | 第44-55页 |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理论 | 第44-52页 |
·基本原理 | 第44-47页 |
·通胀目标制的最大优势—对社会福利的影响的理论分析 | 第47-51页 |
·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效果—对社会福利影响的经验分析 | 第51-52页 |
·我国实行通胀目标的相关性、可测性及可控性分析 | 第52-55页 |
·从相关性角度来看 | 第52-54页 |
·从可测性角度看 | 第54页 |
·从可控性角度看 | 第54-55页 |
第5章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所存在的困难及其对策与步骤 | 第55-61页 |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率作为中介目标可能存在的困难 | 第55-57页 |
·在中央银行独立性(Center Bank independence)方面 | 第55-57页 |
·在货币政策透明度方面 | 第57页 |
·预测目标期通胀率的准确性方面 | 第57页 |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应采取的对策 | 第57-61页 |
·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 | 第58页 |
·加强货币政策透明度 | 第58页 |
·建立完善的通货膨胀测定体系 | 第58-59页 |
·建立一个包含多种宏观经济变量的预测模型 | 第59页 |
·完善货币政策操作工具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