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1页 |
1 种猪的遗传评估 | 第11-24页 |
1.1 国内外猪遗传评估的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 第11-15页 |
1.1.1 我国瘦肉型猪育种的现状 | 第11-13页 |
1.1.2 国内外猪遗传评估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1.3 存在问题 | 第15页 |
1.2 瘦肉型猪的育种目标 | 第15-16页 |
1.3 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 | 第16-19页 |
1.4 种猪的育种值估计方法 | 第19-20页 |
1.5 遗传评定模型 | 第20-24页 |
2 方差组分估计 | 第24-29页 |
2.1 方差分析法 | 第25-26页 |
2.2 Henderson方法Ⅰ,Ⅱ,Ⅲ,Ⅳ | 第26页 |
2.3 最小范数二次无偏估计法(MINQUE)和最小方差二次无偏估计法(MIVQUE) | 第26页 |
2.4 最大似然法(ML) | 第26-27页 |
2.5 约束最大似然法(REML) | 第27页 |
2.6 多性状非求导约束最大似然法(MTDFREML) | 第27页 |
2.7 贝叶斯方法 | 第27-29页 |
3 配子印迹效应方差组分估计 | 第29-30页 |
3.1 配子印迹 | 第29-30页 |
3.2 研究配子印迹的途径 | 第30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30-31页 |
第二章 瘦肉型猪的场内遗传评估 | 第31-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5页 |
1.1 材料 | 第31-33页 |
1.2 方法 | 第33-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57页 |
2.1 瘦肉型猪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及有关性状校正系数的制定 | 第35-38页 |
2.1.1 瘦肉型猪体重生长曲线的拟合 | 第35-37页 |
2.1.2 瘦肉型猪活体背膘厚与体重的关系 | 第37页 |
2.1.3 有关性状校正系数的制定 | 第37-38页 |
2.2 益阳农科所种猪场遗传评估效果分析 | 第38-47页 |
2.2.1 母猪繁殖性能 | 第38-39页 |
2.2.2 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 | 第39-40页 |
2.2.3 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肥育性能 | 第40-41页 |
2.2.4 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胴体性能 | 第41-43页 |
2.2.5 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肉质性状 | 第43-44页 |
2.2.6 遗传趋势分析 | 第44-47页 |
2.3 正虹种猪场遗传评估效果分析 | 第47-57页 |
2.3.1 母猪繁殖性能 | 第47-48页 |
2.3.2 后备猪生长发育性能 | 第48-49页 |
2.3.3 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肥育性能 | 第49-50页 |
2.3.4 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胴体性能 | 第50-52页 |
2.3.5 不同品种(组合)猪的肉质性状 | 第52-53页 |
2.3.6 遗传趋势分析 | 第53-57页 |
3 讨论 | 第57-61页 |
3.1 关于种猪遗传评估效果 | 第57-58页 |
3.2 关于后备猪早期遗传评估 | 第58-59页 |
3.3 关于动物模型BLUP | 第59-60页 |
3.4 关于联合育种 | 第60-61页 |
第三章 用基于Gibbs抽样的贝叶斯方法估计遗传评估中主选性状的遗传参数 | 第61-7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1-66页 |
1.1 材料 | 第61页 |
1.2 方法 | 第61-6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6-68页 |
2.1 母猪总产仔数的方差组分及遗传力估计 | 第66页 |
2.2 后备猪生长发育性状的方差、协方差组分估计 | 第66-68页 |
2.3 生长发育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 第68页 |
3 讨论 | 第68-71页 |
第四章 遗传评估中主选性状的配子印迹效应的方差组分估计 | 第71-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1-72页 |
1.1 材料 | 第71页 |
1.2 方法 | 第71-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6页 |
2.1 后备猪达100kg体重日龄配子印迹效应的方差组分估计 | 第72-73页 |
2.2 后备猪100kg体重校正背膘厚配子印迹效应的方差组分估计 | 第73-75页 |
2.3 母猪总产仔数配子印迹效应的方差组分估计 | 第75-76页 |
3 讨论 | 第76-79页 |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2页 |
附录A | 第92-101页 |
附录A.1 杜洛克公猪四月龄体重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的校正系数表 | 第92-93页 |
附录A.2 杜洛克母猪四月龄体重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的校正系数表 | 第93-94页 |
附录A.3 长白公猪四月龄体重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的校正系数表 | 第94-95页 |
附录A.4 长白母猪四月龄体重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的校正系数表 | 第95-96页 |
附录A.5 大白公猪四月龄体重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的校正系数表 | 第96-97页 |
附录A.6 大白母猪四月龄体重校正达100kg体重日龄的校正系数表 | 第97-98页 |
附录A.7 杜洛克猪四月龄背膘厚校正到100kg体重背膘厚的校正系数表 | 第98-99页 |
附录A.8 长白猪四月龄背膘厚校正到100kg体重背膘厚的校正系数表 | 第99-100页 |
附录A.9 大白猪四月龄背膘厚校正到100kg体重背膘厚的校正系数表 | 第100-101页 |
附录B 遗传评估性状测定规程、数据记录系统标准和遗传评估模型 | 第101-107页 |
附录C 英文缩写词表 | 第107-108页 |
致谢 | 第108-109页 |
作者简历 | 第109-110页 |
博士在读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