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收集效应研究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15页 |
·农业土壤有机碳库研究的重要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资料和方法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资料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二章 长三角系统边界与特征 | 第15-23页 |
·长三角的系统边界 | 第15页 |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社会经济特征 | 第15-19页 |
·人口资源环境特征 | 第15-18页 |
·社会经济特征 | 第18-19页 |
·长江三角洲种植业生产特征 | 第19-23页 |
·种植业生产区域分布 | 第19-20页 |
·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 | 第20-21页 |
·粮食生产能力 | 第21-23页 |
第三章 长三角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估算 | 第23-2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数据来源 | 第23页 |
·有机碳密度计算 | 第23-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27页 |
·长三角地区农田土壤有机碳密度 | 第24-25页 |
·土壤有机碳密度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关系 | 第25-27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27-28页 |
第四章 长三角水田土壤碳收集效应估算 | 第28-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8-29页 |
·资料与数据来源 | 第28页 |
·估算模型 | 第28-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5页 |
·耕层土壤有机碳密度 | 第29-31页 |
·保护性耕作制度应用面积的动态变化 | 第31-32页 |
·耕作制度变更下土壤碳收集效应估算 | 第32-35页 |
·主要结论 | 第35-36页 |
第五章 农田土壤碳收集技术分析 | 第36-41页 |
·研究方法 | 第36页 |
·结果和分析 | 第36-40页 |
·抽样点基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 第36-37页 |
·农户保护性耕作方式使用现状 | 第37-38页 |
·影响农户保护性耕作方式使用的因素分析 | 第38-40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0-4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1-44页 |
·主要结论 | 第41页 |
·长三角地区土壤碳密度 | 第41页 |
·长三角地区水田土壤碳收集效应估算 | 第41页 |
·农田土壤碳收集技术分析 | 第41页 |
·讨论 | 第41-43页 |
·研究数据 | 第41-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页 |
·促进农田土壤碳收集的建议 | 第42-43页 |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8页 |
附录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