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引言 | 第14-20页 |
第一章 复方布洛伪麻缓释微丸胶囊的处方前研究 | 第20-28页 |
1 仪器与材料 | 第20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0-27页 |
·紫外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 | 第20-21页 |
·PSE-IBU微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1-27页 |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1-24页 |
·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 第24-27页 |
3 讨论 | 第27页 |
4 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的制备 | 第28-47页 |
1 仪器与释药 | 第2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28-45页 |
·含药丸芯的制备 | 第28-29页 |
·含药丸芯粉体学性质考察 | 第29-30页 |
·含药丸芯单因素考察 | 第30-36页 |
·盐酸伪麻黄碱缓释微丸的制备 | 第36页 |
·缓释微丸单因素考察 | 第36-40页 |
·缓释微丸制备的正交试验设计 | 第40-44页 |
·释放度重现性 | 第44页 |
·包衣增重重现性 | 第44-45页 |
3 讨论 | 第45-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布洛芬缓释微丸的制备 | 第47-66页 |
1 仪器与释药 | 第47-48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8-61页 |
·布洛芬缓释微丸的的制备 | 第48页 |
·缓释微丸单因素考察 | 第48-58页 |
·正交试验设计与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释放度重现性 | 第61页 |
·复方布洛伪麻缓释微丸胶囊的制备 | 第61页 |
3 缓释微丸释药机理的探讨 | 第61-65页 |
·包衣缓释微丸释药动力学 | 第62页 |
·释药机理的探讨 | 第62-65页 |
4 讨论 | 第65页 |
5小 结 | 第65-66页 |
第四章 布洛伪麻缓释胶囊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66-85页 |
1 体内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66-71页 |
·色谱条件 | 第66-67页 |
·贮备液的制备 | 第67页 |
·血浆样品处理 | 第67页 |
·分析方法的确证 | 第67-68页 |
·标准曲线的绘制 | 第68页 |
·方法回收率 | 第68-69页 |
·日内与日间精密度 | 第69-71页 |
2 Beagle犬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 第71-83页 |
·试验对象 | 第71页 |
·给药方案及采血 | 第71页 |
·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 第71-74页 |
·两种剂型的药-时曲线比较 | 第74-75页 |
·药物动力学模型拟和及参数计算 | 第75-78页 |
·相对生物利用度计算 | 第78-79页 |
·生物等效性评价 | 第79-81页 |
·统计矩原理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81-82页 |
·体内外相关性评价 | 第82-83页 |
3 讨论 | 第83页 |
4 小结 | 第83-85页 |
全文结论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90-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