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工伤保险待遇完全社会化补偿法律问题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工伤保险法律制度与工伤保险待遇概述第11-22页
 一、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历史溯源第11-15页
  (一) 受雇人个人承担第11-12页
  (二) 雇主赔偿第12-14页
  (三) 雇主责任保险第14页
  (四) 工伤保险第14-15页
 二、工伤保险法律制度的价值实现第15-18页
  (一) 社会法视角:实质正义的实现第16-17页
  (二) 劳动法视角:劳动权的保护第17页
  (三) 法经济学视角:效率与公平的平衡第17-18页
 三、工伤保险待遇的制度定位第18-21页
  (一) 工伤保险待遇的性质第18-19页
  (二) 工伤保险待遇的项目构成第19-21页
 四、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我国工伤保险待遇的制度评析第22-39页
 一、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制度检讨与实践反思之一——实体法角度第23-33页
  (一)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主体第23-26页
  (二)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对象第26-29页
  (三)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项目第29-30页
  (四)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第30-33页
 二、我国工伤保险待遇制度检讨与实践反思之二——程序法角度第33-38页
  (一)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申请程序第33-36页
  (二) 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处理程序第36-38页
 三、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实现工伤保险待遇的完全社会化补偿第39-54页
 一、工伤保险待遇完全社会化补偿的必要性第39-41页
  (一) 实现工伤保险的制度价值第39-40页
  (二) 实现用人单位与工伤劳动者的“双赢”第40-41页
 二、工伤保险待遇完全社会化补偿实现路径之一——实体法角度第41-51页
  (一)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主体单一化第41-45页
  (二)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对象扩大化第45-48页
  (三) 工伤保险待遇的一次性给付与持续性给付协调化第48-49页
  (四) 工伤保险待遇的给付标准合理化第49-51页
 三、工伤保险待遇完全社会化补偿实现路径之二——程序法角度第51-53页
  (一) 工伤保险待遇给付申请的简约化第51-52页
  (二) 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处理统一化第52-53页
 四、小结第53-54页
结论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竞价排名中的商标侵权法律问题研究
下一篇:论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范围及实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