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页 |
第一节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平台 | 第13-24页 |
·蛋白质组学的总体研究策略 | 第13-14页 |
·蛋白质组学中的研究技术 | 第14-24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分离技术 | 第14-20页 |
·双向凝胶电泳 | 第15页 |
·多维高效液相色谱 | 第15-20页 |
·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鉴定技术 | 第20-24页 |
第三节 磷酸化蛋白质组研究 | 第24-35页 |
·蛋白质磷酸化概况 | 第24-25页 |
·磷酸化蛋白质的富集 | 第25-26页 |
·磷酸化肽段的富集 | 第26-27页 |
·磷酸化肽段的质谱检测 | 第27-35页 |
·以MALDI为离子源的质谱对磷酸化肽段的检测 | 第28-29页 |
·以ESI为离子源的质谱对磷酸化肽段的检测 | 第29-32页 |
·前离子扫描(precursor ion scan) | 第30-31页 |
·中性丢失扫描(neutral loss scan) | 第31-32页 |
·蛋白质磷酸化位点的质谱分析 | 第32-35页 |
·CID(collision induced dissociation,碰撞诱导分裂)碎片分析 | 第33-34页 |
·ECD(electron capture dissociation,电子俘获分裂)碎片分析 | 第34-35页 |
第四节 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研究进展 | 第35-43页 |
·毛细管电色谱简介 | 第35-36页 |
·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 | 第36-41页 |
·有机多孔聚合物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 | 第37-40页 |
·基于聚丙烯酰胺的整体柱 | 第37-38页 |
·基于聚苯乙烯的整体柱 | 第38页 |
·基于聚甲基丙烯酸酯的整体柱 | 第38-40页 |
·无机多孔聚合物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制备 | 第40页 |
·颗粒固定化型整体柱的制备 | 第40-41页 |
·毛细管电色谱整体柱的应用 | 第41-43页 |
·反相 | 第41页 |
·离子交换 | 第41-42页 |
·体积排租 | 第42页 |
·正相 | 第42页 |
·手性分离 | 第42-43页 |
·蛋白质和多肽 | 第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64页 |
第二章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蛋白质预分级和电喷雾—线性离子阱串连质谱连用技术的人类血浆蛋白质组分析 | 第64-89页 |
·引言 | 第64-66页 |
·实验部分 | 第66-69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66页 |
·试剂 | 第66-67页 |
·人血浆样品的制备 | 第67页 |
·二维液相色谱分离血浆蛋白 | 第67-68页 |
·质谱前样品制备 | 第68页 |
·Capillary LC-ESI MS/MS分析 | 第68-69页 |
·数据分析 | 第6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9-83页 |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对人血浆蛋白质的分离和组分收集 | 第69-72页 |
·毛细管反相毛细管色谱—电喷雾—线性离子阱质谱对人血浆蛋白质的大规模鉴定 | 第72-73页 |
·被鉴定蛋白质的基本物化性质 | 第73-75页 |
·穿膜区预测 | 第75-77页 |
·信号肽预测 | 第77-78页 |
·蛋白质分类 | 第78-81页 |
·基于分子功能的分类 | 第80页 |
·基于生物进程的分类 | 第80-81页 |
·鉴定所得蛋白质的总体描述 | 第81-83页 |
·小结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第三章 固定化金属亲和色谱纯化和纳升级电喷雾串连质谱联用技术的小鼠肝组织磷酸化蛋白质组分析 | 第89-111页 |
·引言 | 第89-90页 |
·实验部分 | 第90-93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90-91页 |
·生物样品和化学试剂 | 第91页 |
·小鼠肝组织样品制备 | 第91-92页 |
·酶解 | 第92页 |
·酶解产物的IMAC纯化 | 第92-93页 |
·NanoLC-ESI MS/MS分析 | 第93页 |
·数据库搜索 | 第93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93-104页 |
·NanoLC和LTQ质谱鉴定 | 第93-94页 |
·磷酸化肽段的碰撞诱导分裂 | 第94-95页 |
·磷酸化肽段图谱的解读和MS/MS/MS的作用 | 第95-104页 |
·NSI进行肽段磷酸化分析的优势 | 第104页 |
·小结 | 第104-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1页 |
第四章 基于预柱不保留和强阴离子交换多维色谱的小鼠磷酸化蛋白质组的分析 | 第111-133页 |
·引言 | 第111-112页 |
·实验部分 | 第112-116页 |
·仪器和材料 | 第113页 |
·生物样品和化学试剂 | 第113页 |
·小鼠肝组织样品制备 | 第113-114页 |
·小鼠肝组织样品和磷酸化标准蛋白样品酶解 | 第114页 |
·用聚苯乙烯色谱柱纯化磷酸化肽段 | 第114-115页 |
·离线的RP-SAXLC纯化小鼠肝组织磷酸化肽段 | 第115页 |
·Capillary RPLC-ESI MS/MS分析 | 第115页 |
·数据库搜索 | 第115-11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16-125页 |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反相色谱对磷酸化肽段的纯化 | 第116-118页 |
·串联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反相色谱和强阴离子交换色谱用于C57小鼠肝组织磷酸化肽段的纯化 | 第118-120页 |
·Capillary RPLC-ESI MS/MS对磷酸化肽段的鉴定和磷酸化位点的分析 | 第120-125页 |
·小结 | 第125-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3页 |
第五章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整体柱的快速制备及其在毛细管电色谱中的应用 | 第133-167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133-134页 |
第二节 负电荷型聚苯乙烯整体柱的快速制备和应用 | 第134-154页 |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 | 第134-145页 |
·实验部分 | 第135-137页 |
·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135页 |
·试剂前处理 | 第135-136页 |
·毛细管预处理 | 第136页 |
·整体柱的制备 | 第136-137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37-145页 |
·毛细管管壁的预处理 | 第137-138页 |
·毛细管内的聚合反应以及单体比例的选择 | 第138页 |
·致孔剂及其比例选择 | 第138-140页 |
·聚合时间 | 第140-142页 |
·柱寿命和重现性 | 第142页 |
·电渗流 | 第142-145页 |
·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甲基丙烯酸毛细管整体柱的应用 | 第145-154页 |
·中性化合物在整体柱上的分离 | 第145-148页 |
·离子型化合物在整体柱上的分离 | 第148-151页 |
·生物小肽在整体柱上的分离 | 第151-154页 |
第三节 正电荷型聚苯乙烯整体柱的快速制备和应用 | 第154-160页 |
·引言 | 第154页 |
·实验部分 | 第154-156页 |
·仪器与试剂 | 第154-155页 |
·电色谱条件 | 第155页 |
·毛细管的预处理 | 第155-156页 |
·整体柱的制备 | 第156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156-160页 |
·整体柱的孔结构 | 第156-157页 |
·整体柱的电渗流 | 第157-158页 |
·重现性和柱寿命 | 第158-159页 |
·苯的同系物在整体柱上的分离 | 第159-160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60-161页 |
参考文献 | 第161-167页 |
附录 | 第167-191页 |
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 | 第191-194页 |
致谢 | 第1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