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灵降解菌系筛选、组成分析及其降解效果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3页 |
·多菌灵杀菌剂的概述 | 第13-14页 |
·多菌灵杀菌剂的使用 | 第14-15页 |
·多菌灵的生产使用情况 | 第14页 |
·不同病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研究 | 第14-15页 |
·多菌灵杀菌剂的毒性及残留降解的必要性 | 第15-16页 |
·多菌灵杀菌剂残留的检测方法 | 第16-18页 |
·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综述 | 第16页 |
·分光光度法 | 第16-17页 |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7页 |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 | 第17页 |
·其他测定方法 | 第17-18页 |
·菌系组成的研究方法:PCR-DGGE 技术 | 第18-19页 |
·PCR-DGGE 技术的基本原理及技术流程 | 第18页 |
·PCR-DGGE 技术在微生物生态学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PCR-DGGE 技术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 第19页 |
·多菌灵杀菌剂降解菌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本论文的技术路线 | 第21页 |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多菌灵降解菌系筛选及菌株分离 | 第23-32页 |
·实验材料 | 第23-24页 |
·样品来源 | 第23-24页 |
·供试农药及标样 | 第24页 |
·菌系筛选及菌株分离所用培养基及其配方 | 第24页 |
·实验方法 | 第24-25页 |
·多菌灵降解菌系的富集与降解菌株的分离、纯化 | 第24页 |
·降解菌及菌系的筛选方法 | 第24-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多菌灵测定的标准曲线 | 第25-26页 |
·多菌灵降解菌系的筛选及其降解曲线 | 第26-27页 |
·多菌灵降解菌的分离及其降解能力 | 第27-30页 |
·讨论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多菌灵降解菌系的组成分析 | 第32-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供试菌系 | 第32页 |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菌系 DGGE 分析结果 | 第33-36页 |
·分离单菌株与对应菌系 DGGE 分析结果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39页 |
第四章 外源有机物对菌系及菌株降解多菌灵的影响 | 第39-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供试菌系、菌株和试剂 | 第39页 |
·外源有机物对菌系降解多菌灵效果的影响 | 第39-4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对菌系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页 |
·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 | 第40-43页 |
·讨论 | 第43-45页 |
第五章 高效降解菌的生理生化测定与鉴定 | 第45-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形态描述 | 第45页 |
·16S rDNA 序列测定 | 第45页 |
·生理生化测定 | 第45-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高效降解菌的形态描述及初步鉴定 | 第49-51页 |
·生理生化测定结果 | 第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第六章 土壤条件下菌系和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 | 第53-5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3-54页 |
·供试菌株及菌系 | 第53页 |
·土壤中多菌灵的降解能力测定 | 第53-5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4-56页 |
·土壤中多菌灵测定标准曲线 | 第54页 |
·菌系对土壤中多菌灵降解的测试 | 第54-55页 |
·菌株对土壤中多菌灵降解的测试 | 第55-56页 |
·讨论 | 第56-57页 |
第七章 全文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