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充电方式、充电设备论文

数字化智能充电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绪论第1-11页
 1. 研究背景第7页
 2. 项目来源第7-8页
 3. 国内外发展情况第8-9页
 4. 本文研究的内容第9-10页
 5. 本论文内容安排第10-11页
第一章 总体方案设计第11-26页
   ·系统的技术指标和性能要求第11页
   ·系统硬件方案第11-21页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PFC)第12-16页
     ·DC/DC变换电路第16-19页
     ·控制电路第19-21页
   ·充电控制方案第21-25页
     ·电池的充电特性第21-22页
     ·常用的充电控制技术第22-24页
     ·本系统采取的充电控制技术第24-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二章 系统硬件设计第26-48页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第26-33页
     ·TDA16888简介第26-28页
     ·TDA16888构成的BOOST APFC工作原理第28-30页
     ·BOOST APFC的主要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第30-33页
   ·开关电源主电路的设计第33-41页
     ·双管正激变换器的设计第33-39页
     ·充电主电路的设计第39-40页
     ·辅助电源电路设计第40-41页
   ·控制系统的电路设计第41-44页
     ·控制系统的结构框图第41页
     ·控制系统的主要单元电路介绍第41-44页
   ·系统的电磁兼容性设计第44-47页
     ·电磁兼容问题的三要素第44页
     ·设计中采取的抑制EMI的方法第44-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三章 系统软件设计第48-61页
   ·软件的总体设计第48-49页
   ·智能充电系统中模糊控制器的设计第49-55页
     ·输入量和输出量的选取第50页
     ·模糊语言变量的选取第50-52页
     ·建立模糊控制器查询表第52-54页
     ·模糊控制器的实现第54-55页
   ·电池的充电控制子程序第55-57页
   ·信号量的检测方法第57-59页
   ·SMBus通信编程第59-60页
   ·软件抗干扰措施第60页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试验结论第61-65页
   ·电路试验波形第61-63页
   ·电池充电试验结果第63页
   ·系统达到的指标第63-65页
结束语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附录第70-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职业人群工作倦怠的比较研究:基于整合的视角
下一篇:连铸L401线材及其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