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溶剂与增塑剂的生产论文--溶剂论文

新型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

目录第1-9页
摘要第9-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54页
 §1.1 离子液体的基础化学问题第15-31页
  §1.1.1 离子液体的定义及基本概念第15-16页
  §1.1.2 离子液体的制备第16-19页
  §1.1.3 离子液体的性质与应用第19-30页
  §1.1.4 离子液体的发展历史第30-31页
 §1.2 离子液体的功能化第31-43页
  §1.2.1 离子液体功能化的种类第31-35页
  §1.2.2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特性第35-36页
  §1.2.3 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应用第36-43页
 §1.3 多组分离子液体的研究第43-45页
  §1.3.1 多组分离子液体的种类第43-44页
  §1.3.2 多组分离子液体的应用第44-45页
 §1.4 本论文的设想和研究内容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54页
第二章 苯并三氮唑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第54-92页
 §2.1 前言第54-55页
 §2.2 第一节 苯并三氮唑烷基化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第55-72页
  §2.2.1 实验部分第55-58页
  §2.2.2 结果与讨论第58-72页
   §2.2.2.1 红外光谱第58-61页
   §2.2.2.2 核磁共振氢谱第61-64页
   §2.2.2.3 元素分析第64-65页
   §2.2.2.4 性质第65-71页
   §2.2.2.5 应用第71-72页
 §2.3 第二节 功能团苯并三氮唑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第72-89页
  §2.3.1 实验部分第73-75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75-89页
   §2.3.2.1 红外光谱第75-79页
   §2.3.2.2 核磁共振氢谱第79-83页
   §2.3.2.3 性质第83-89页
   §2.3.2.4 应用第89页
 §2.4 小结第89-91页
 参考文献第91-92页
第三章 苯并咪唑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第92-125页
 §3.1 前言第92-93页
 §3.2 第一节 苯并咪唑烷基化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第93-109页
  §3.2.1 实验部分第93-96页
  §3.2.2 结果与讨论第96-109页
   §3.2.2.1 红外光谱第96-99页
   §3.2.2.2 核磁共振氢谱第99-103页
   §3.2.2.3 元素分析第103页
   §3.2.2.4 性质第103-109页
 §3.3 第二节 功能团苯并咪唑离子液体的制备与表征第109-123页
  §3.3.1 实验部分第109-112页
  §3.3.2 结果与讨论第112-123页
   §3.3.2.1 红外谱图第112-116页
   §3.3.2.2 核磁共振氢谱第116-119页
   §3.3.2.3 元素分析第119页
   §3.3.2.4 性质第119-123页
 §3.4 小结第123-124页
 参考文献第124-125页
第四章 邻苯二甲酰亚胺离子液体的合成与表征第125-140页
 §4.1 前言第125页
 §4.2 实验部分第125-12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127-138页
  §4.3.1 红外光谱第127-130页
  §4.3.2 核磁共振氢谱第130-134页
  §4.3.3 性质第134-138页
 §4.4 小结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0页
第五章 有机铵盐与咪唑二组分离子液体的研究第140-151页
 §5.1 前言第140页
 §5.2 实验部分第140-141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141-149页
  §5.3.1 相图第141-143页
  §5.3.2 粘度第143-146页
  §5.3.3 电化学性质第146-149页
 §5.4 结论第149-150页
 参考文献第150-151页
第六章 LiCl-Urea双组分离子液体的研究第151-157页
 §6.1 前言第151页
 §6.2 试验部分第151-152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52-156页
  §6.3.1 LiCl-Urea体系的二元相图第152-153页
  §6.3.2 电导率第153-154页
  §6.3.3 红外光谱第154-156页
 参考文献第156-157页
第七章 结论第157-160页
附录: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第160-161页
致谢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顺应论框架下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
下一篇:叶片四轴清根加工算法及工艺优化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