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 第10-12页 |
1.2.1 几个基本概念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1.2.3 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3.1 文献研究 | 第12页 |
1.3.2 实证研究 | 第12页 |
1.3.3 统计分析 | 第12-13页 |
1.3.4 技术路线 | 第13-14页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22页 |
2.1 区位理论 | 第14-18页 |
2.1.1 古典区位论 | 第14-15页 |
2.1.2 居住区位理论 | 第15-18页 |
2.2 特征价格理论 | 第18-21页 |
2.2.1 消费者理论和市场均衡理论 | 第18-19页 |
2.2.2 模型应用的前提条件 | 第19-20页 |
2.2.3 特征价格模型的基本形式 | 第20-21页 |
2.3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3. 西安市住宅建设与居住空间形态演变 | 第22-28页 |
3.1 演变历程 | 第22-24页 |
3.1.1 住房实物分配时期(1949年至1978年) | 第22-23页 |
3.1.2 福利分房与商品住宅共存时期(1979年至1997年) | 第23-24页 |
3.1.3 住宅商品化时期(1998年至今) | 第24页 |
3.2 居住空间现状 | 第24-28页 |
4 西安市住宅价格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28-33页 |
4.1 研究范围的确定 | 第28-29页 |
4.2 对象价格选取 | 第29页 |
4.3 资料来源 | 第29页 |
4.4 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 第29-33页 |
4.4.1 绘制住宅价格等值线图 | 第29-30页 |
4.4.2 住宅价格空间分布特征 | 第30-33页 |
5 西安市住宅价格空间的 Hedonic模型 | 第33-50页 |
5.1 数据来源 | 第33页 |
5.2 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3-38页 |
5.2.1 住宅特征分析 | 第33-36页 |
5.2.2 指标体系建立及数据量化 | 第36-38页 |
5.3 Hedonic模型 | 第38-48页 |
5.3.1 线性模型 | 第39-43页 |
5.3.2 对数模型与线性模型的比较 | 第43-46页 |
5.3.3 逐步回归分析 | 第46-48页 |
5.4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8-50页 |
5.4.1 住宅特征的符号分析 | 第48页 |
5.4.2 住宅特征的特征价格分析 | 第48页 |
5.4.3 住宅特征的影响程度分析 | 第48-50页 |
6 西安市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和动力探讨 | 第50-54页 |
6.1 住宅特征的空间分布 | 第50-52页 |
6.2 住宅价格空间分异的原因和动力初探 | 第52-54页 |
7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6页 |
7.1 结论 | 第54页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附表1 住宅小区资料样本示例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