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2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9页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12-13页 |
第二节 产业集聚及城市空间演进理论起源 | 第13-16页 |
第三节 研究框架及主要数据 | 第16-19页 |
第二章 产业集聚经典理论及研究进展 | 第19-26页 |
第一节 几个基本概念 | 第19-21页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的产生 | 第21-22页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2-26页 |
第三章 上海产业结构高度化演进——历史的考察 | 第26-37页 |
第一节 产业结构演变基本规律 | 第26-27页 |
第二节 上海三次产业结构演变 | 第27-32页 |
(一) 产值结构 | 第28-29页 |
(二) 劳动力结构 | 第29-31页 |
(三) 产业结构优化及产业成熟度 | 第31-32页 |
第三节 上海工业结构变动 | 第32-3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 上海产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演变 | 第37-63页 |
第一节 上海城市空间扩展轨迹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上海产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1996-2001 | 第39-49页 |
(一) 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总体特征 | 第41-45页 |
(二) 法人单位空间分布变动总体特征 | 第45-48页 |
(三) 法人单位与劳动力分布变动差异 | 第48-49页 |
第三节 上海各区域产业及其劳动力空间分布 | 第49-53页 |
(一) 分布总体特征 | 第49-53页 |
(二) 分布变动 | 第53页 |
第四节 集聚还是扩散:上海产业及其劳动力分布变动趋势 | 第53-61页 |
(一) 负指数函数模型和二次指数函数模型 | 第53-56页 |
(二) 总体特征 | 第56-59页 |
(三) 东北、西北、西南、东南四区域特征 | 第59-61页 |
第五节 小结及讨论 | 第61-63页 |
第五章 上海产业别集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变动 | 第63-95页 |
第一节 第二产业 | 第63-75页 |
(一) 分布模式及特征 | 第63-67页 |
(二) 空间变动特征 | 第67-75页 |
第二节 第三产业 | 第75-85页 |
(一) 分布模式及特征 | 第76-79页 |
(二) 空间变动特征 | 第79-85页 |
第三节 第一产业——农业 | 第85-89页 |
第四节 上海产业分布空间变动规律 | 第89-95页 |
第六章 主要行业集聚及劳动力空间分布 | 第95-122页 |
第一节 工业 | 第95-105页 |
(一) 上海工业布局政策及成效 | 第96-97页 |
(二) 上海工业分布密度特征(1996-2001) | 第97-101页 |
(三) 上海工业地方专业化程度(1996-2001) | 第101-105页 |
第二节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第105-116页 |
(一) 上海流通部门的空间分布 | 第105-110页 |
(二) 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 第110-116页 |
第三节 金融保险业 | 第116-122页 |
(一) 上海金融保险业基本概况 | 第116-117页 |
(二) 空间分布特征 | 第117-121页 |
(三) 空间演变趋势 | 第121-122页 |
第七章 上海产业集聚及其发展趋势宏观测量 | 第122-129页 |
第一节 主要测量指标 | 第122-124页 |
第二节 集聚强度及趋势分析 | 第124-12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26-129页 |
第八章 上海产业集聚经济——以浦东新区为例 | 第129-143页 |
第一节 模型理论基础 | 第129-131页 |
第二节 模型假定及数据 | 第131-132页 |
第三节 主要结论 | 第132-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49页 |
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 第149-150页 |
后记 | 第150-151页 |
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151页 |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