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59页 |
·引言 | 第9页 |
·溶剂微萃取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10页 |
·溶剂微萃取技术的提出 | 第10-12页 |
·溶剂微萃取模型及其理论模拟 | 第12-14页 |
·溶剂微萃取系统 | 第14-22页 |
·溶剂微萃取方法的应用 | 第22-24页 |
·微流控芯片液—液萃取系统 | 第24-40页 |
·微流控芯片液—液萃取分离原理 | 第24-26页 |
·芯片液—液萃取系统的特点 | 第26-27页 |
·微流控液—液萃取芯片的加工 | 第27-31页 |
·微流控液—液萃取系统的应用 | 第31-40页 |
·微流控芯片多相层流分离技术 | 第40-54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多相层流无膜分离的理论基础 | 第41-43页 |
·多相层流无膜分离技术的特点 | 第43-44页 |
·多相层流无膜扩散分离技术的应用 | 第44-54页 |
·试样分离预处理 | 第44-45页 |
·形成浓度梯度 | 第45-47页 |
·扩散系数和分子量等参数的测量 | 第47-48页 |
·生物研究方面的应用 | 第48-53页 |
·利用微通道进行扩散反应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第二章 基于液滴捕陷技术的微流控芯片液—液萃取系统 | 第59-71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部分52 | 第60-62页 |
·试剂 | 第60页 |
·装置和仪器 | 第60页 |
·微流控芯片加工 | 第60-61页 |
·实验操作 | 第61-62页 |
·液—液萃取 | 第61-62页 |
·浓集倍率的计算方法 | 第62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62-69页 |
·有机溶剂液滴的捕陷 | 第62-63页 |
·萃取原理 | 第63-65页 |
·有机溶剂的选择 | 第65-66页 |
·流速的影响 | 第66页 |
·微结构尺寸的影响 | 第66-68页 |
·分析性能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第三章 微流控芯片停流液—液萃取系统的研究 | 第71-92页 |
·引言 | 第71-72页 |
·实验部分 | 第72-74页 |
·药品和试剂 | 第72页 |
·装置和仪器 | 第72-73页 |
·微流控芯片的加工 | 第73-74页 |
·实验操作 | 第74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74-90页 |
·停流流形的建立 | 第74-75页 |
·停流液—液萃取和聚焦效应 | 第75-77页 |
·停流液—液萃取理论模型 | 第77-83页 |
·有机溶剂的选择 | 第83-84页 |
·水相溶液pH的影响 | 第84-85页 |
·水相流速的影响 | 第85-86页 |
·分析性能 | 第86-87页 |
·Al~(3+)的停流液—液萃取测定 | 第87-88页 |
·萃取物的洗脱 | 第88-90页 |
·结论 | 第90页 |
参考文献 | 第90-92页 |
第四章 集成化多相层流分离-离子选择电极检测微流控芯片分析系统的研究 | 第92-100页 |
·引言 | 第92页 |
·实验部分 | 第92-95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92-93页 |
·芯片加工 | 第93-95页 |
·实验方法 | 第9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95-98页 |
·微流控芯片集成化微离子选择电极 | 第95-96页 |
·驱动方式和多相层流分离条件的选择 | 第96-97页 |
·分析性能 | 第97-98页 |
·结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