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商品房质量纠纷问题概述 | 第10-19页 |
一、商品房质量纠纷的定性 | 第10-12页 |
(一) 商品房的概念 | 第10-11页 |
(二) 商品房质量纠纷的界定 | 第11页 |
(三) 商品房质量纠纷的责任人 | 第11-12页 |
二、商品房质量问题的类型 | 第12-14页 |
(一) 建筑质量 | 第13-14页 |
(二) 生态环境质量 | 第14页 |
三、商品房质量纠纷产生的原因 | 第14-19页 |
(一) 参与建设开发的主体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二) 地价偏高的间接原因 | 第16页 |
(三) 管理体制存在弊端 | 第16-17页 |
(四)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执行不力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解决房屋质量纠纷的法律制度 | 第19-29页 |
一、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 第19-23页 |
(一) 法国的住宅质量保险制度 | 第20-21页 |
(二) 英国的住宅质量保证制度 | 第21页 |
(三) 美国的住宅质量保证制度 | 第21-22页 |
(四) 日本的住宅性能保证保险制度 | 第22-23页 |
二、我国有关住宅质量的法律规定及其存在的不足 | 第23-29页 |
(一) 关于实施“两证”的法律规定及其不足 | 第23-24页 |
(二) 关于因房屋质量问题解除合同的法律规定 | 第24-25页 |
(三) 关于住房质量投诉的法律规定 | 第25-27页 |
(四) 关于购房者知情权法律规定的欠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学者对减少商品房质量纠纷的立法建议 | 第29-38页 |
一、改革现行房地产经营体制取消期房和预售商品房 | 第29-31页 |
(一) 此建议的内容及提出的理由 | 第29页 |
(二) 商品房预售介绍 | 第29-30页 |
(三) 取消预售商品房是否可行 | 第30-31页 |
二、引进国外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 | 第31-33页 |
(一) 我国推行住宅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意义 | 第31-32页 |
(二) 住宅质量保险制度在我国引进推广将面临的问题 | 第32-33页 |
三、确定购房者的消费者地位 | 第33-38页 |
(一) 学者对“商品房买卖能否适用《消法》”的争论及其实践 | 第33-35页 |
(二) 商品房买卖适用《消法》应注意的问题 | 第35-38页 |
第四章 减少商品房质量纠纷保护购房人权利的思考 | 第38-48页 |
一、规范我国建筑市场,加强商品房质量管理 | 第38-42页 |
(一) 规范房地产市场的几点建议 | 第38-39页 |
(二) 明确工程建设监理单位的地位及权责 | 第39-40页 |
(三) 完善商品房竣工验收相关法律规定 | 第40-42页 |
二、通过立法保护购房人知情权的思考 | 第42-44页 |
(一) 通过立法明确赋予购房人知情权 | 第43页 |
(二) 商品房质量知情权内容 | 第43-44页 |
(三) 侵犯知情权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 第44页 |
三、完善商品房质量纠纷解决机制 | 第44-48页 |
(一) 明确商品房质量纠纷解决机构 | 第45页 |
(二) 商品房质量问题鉴定的完善 | 第45-46页 |
(三) 明确商品房质量问题赔偿范围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第52-53页 |
声明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