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ECT 技术发展简介第11-14页
     ·过程层析成像技术第11-13页
     ·电容层析成像技术第13-14页
   ·ECT 技术的特点与需要解决的问题第14-16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创新第16-17页
   ·本文的组织第17-19页
第二章 电容层析成像正问题分析第19-33页
   ·ECT 的正问题和逆问题第19-20页
   ·ECT 敏感场的数学描述第20页
   ·ECT 正问题求解第20-22页
   ·ECT 正问题的二维有限元解第22-26页
     ·二维等价变分问题第22页
     ·二维有限元剖分、插值函数选取及有限元方程第22-25页
     ·ECT 正问题的二维仿真第25-26页
   ·ECT 正问题的三维有限元解第26-33页
     ·三维等价变分问题第26-27页
     ·三维有限元剖分、插值函数选取及有限元方程第27-32页
     ·ECT 正问题的三维仿真第32-33页
第三章 ECT 传感器的性能分析和优化设计第33-47页
   ·ECT 传感器的软场特性第33页
   ·ECT 传感器的灵敏度分布第33-38页
     ·敏感场的灵敏度计算第33-34页
     ·二维敏感场的灵敏度分布第34-35页
     ·三维敏感场的灵敏度分布第35-38页
   ·电极数目对敏感场的影响第38-40页
   ·结构参数对 ECT 传感器的性能的影响第40-42页
     ·传感器优化目标及性能参数第40-41页
     ·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第41-42页
   ·传感器的轴向响应特性研究第42-47页
     ·三维传感器模型的轴向响应特性第42-44页
     ·介质分布沿轴向变化时的仿真实验结果第44-47页
第四章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图像重建算法第47-63页
   ·线性反投影算法第47-50页
     ·滤波反投影算法第47-48页
     ·迭代反投影算法第48-49页
     ·动态滤波反投影算法第49-50页
     ·反投影算法的仿真实验第50页
   ·人工神经网络第50-55页
     ·人工神经网络简介第50-53页
     ·前向神经网络第53-55页
   ·基于 RBF 网络图像重建算法第55-63页
     ·RBF 网络的基本理论第55-58页
     ·RBF 算法的仿真实验第58-63页
第五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第63-95页
   ·支持向量机的发展概况第63-64页
   ·分类问题和分类学习机第64-65页
     ·分类问题第64页
     ·线性可分模式的最优超平面和支持向量第64-65页
   ·支持向量机及其分类第65-73页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分类机第65-67页
     ·线性支持向量分类机第67-69页
     ·非线性支持向量分类机第69-73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 ECT 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第73-83页
     ·用于 ECT 图像重建的 SVM 体系结构第73-75页
     ·算法设计第75-77页
     ·仿真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7-83页
   ·多相流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第83-86页
     ·多类分类问题第83-84页
     ·ECT 三相流图像重建研究第84页
     ·仿真实验第84-86页
   ·三维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第86-90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相浓度计算第90-93页
     ·基于 ECT 传感器的离散相浓度的直接测量第90页
     ·基于支持向量机图像重建的相浓度计算第90-93页
   ·基于小波支持向量机的图像重建算法研究第93-95页
     ·小波支持向量机第93-94页
     ·图像重建仿真实验第94-95页
第六章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设计第95-116页
   ·ECT硬件系统概述第95-97页
     ·基于数据采集卡的测控结构第95-96页
     ·基于嵌入式的测控结构第96-97页
   ·电容传感器设计第97页
   ·电容测量和数据采集单元的设计第97-109页
     ·激励电源设计第98-102页
     ·电容/电压(C/V)转换电路第102-103页
     ·交流可编程增益放大电路第103页
     ·相敏解调第103-106页
     ·低通滤波器第106-108页
     ·多路开关电路第108-109页
   ·数据采集卡第109页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数据采集单元设计第109-112页
     ·控制器的选择第109-110页
     ·基于CAN 总线的通讯方式设计第110-112页
   ·数据采集系统性能分析第112页
   ·电容层析成像系统上位软件设计第112-116页
     ·上位软件功能介绍第113页
     ·系统标定模块第113-116页
第七章 ECT 系统性能实验第116-124页
   ·静态性能测试第116-122页
     ·不同数目的物体成像实验第116-121页
     ·模拟流型静态成像实验第121-122页
   ·动态性能实验第122-124页
     ·数据采集时间第122-123页
     ·图像重建时间第123-124页
第八章 总结及建议第124-126页
参考文献第126-138页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138-140页
致谢第140页

论文共1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数字电视条件接收系统的研究
下一篇:注射用黄芪冻干粉对大鼠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