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引言 | 第11页 |
1.2 析氢反应机理 | 第11-15页 |
1.3 微量Pt析氢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 第15-24页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Pt/PdM(M=Au,Cu)的电化学析氢活性研究 | 第26-55页 |
2.1 前言 | 第26-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0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耗材 | 第27-28页 |
2.2.2 Pt/PdM(M=Au,Cu)样品的制备 | 第28页 |
2.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28-29页 |
2.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29-30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54页 |
2.3.1 Pt/Pd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析氢活性 | 第30-33页 |
2.3.2 Pt/Pd Au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析氢活性 | 第33-42页 |
2.3.3 Pt/PdCu的结构表征及电化学析氢活性 | 第42-49页 |
2.3.4 Pt/PdM(M=Au,Cu)析氢活性的进一步分析 | 第49-5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Pt/PdM(M=Ag,Co)的电化学析氢活性研究 | 第55-72页 |
3.1 前言 | 第55-56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6页 |
3.2.2 催化剂的制备 | 第56-57页 |
3.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7页 |
3.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57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7-71页 |
3.3.1 PdM(M=Ag,Co)催化剂的表征和析氢活性 | 第57-65页 |
3.3.2 Pt/PdM(M=Ag,Co)催化剂的表征和析氢活性 | 第65-70页 |
3.3.3 Pt/PdM(M=Ag,Co)的析氢活性增幅与晶面间距关系 | 第70-7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四章 Pt/AuM(M=Cu,Co)的电化学析氢活性研究 | 第72-91页 |
4.1 前言 | 第72-73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3-75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3页 |
4.2.2 Pt/AuM(M=Co,Cu)催化剂的制备 | 第73-74页 |
4.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74页 |
4.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74-75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5-89页 |
4.3.1 AuM(M=Cu,Co)催化剂的表征和析氢活性 | 第75-83页 |
4.3.2 Pt/AuM(M=Cu,Co)催化剂的表征和析氢活性 | 第83-88页 |
4.3.3 催化剂析氢活性增幅与晶面间距的关系 | 第88-89页 |
4.4 总结 | 第89-91页 |
第五章 Ir(Ru)/Au Cu的电化学析氢活性研究 | 第91-105页 |
5.1 前言 | 第91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91-93页 |
5.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91-92页 |
5.2.2 Ir(Ru)/Au Cu催化剂的制备 | 第92-93页 |
5.2.3 催化剂的表征 | 第93页 |
5.2.4 催化剂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93页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93-104页 |
5.3.1 Ir(Ru)/Au Cu的物理表征 | 第93-97页 |
5.3.2 催化剂电化学析氢活性 | 第97-102页 |
5.3.3 Ir(Ru)/Au Cu析氢活性增幅与晶面间距的关系 | 第102-104页 |
5.4 总结 | 第104-10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5页 |
致谢 | 第115-116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