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海洋球石藻病毒介导的脂质代谢多组学关联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引言第14-32页
    1.1 海洋球石藻Emiliania huxleyi及其特异性病毒第14-15页
    1.2 球石藻病毒与宿主的相互作用第15-16页
    1.3 海洋病毒感染重塑宿主代谢网络第16-23页
        1.3.1 海洋病毒操纵宿主代谢的分子策略第16-20页
        1.3.2 球石藻病毒感染重构宿主代谢网络第20-23页
    1.4 MicroRNA及其与脂质代谢关系第23-27页
        1.4.1 MicroRNA的生物发生和作用方式第23-26页
        1.4.2 MicroRNA与脂代谢第26-27页
        1.4.3 MicroRNA与病毒感染第27页
    1.5 组学技术在浮游植物响应环境胁迫研究中的应用第27-30页
        1.5.1 MicroRNA-mRNA转录组联合分析第28页
        1.5.2 LncRNA-mRNA-蛋白质组联合分析第28-29页
        1.5.3 mRNA-代谢组联合分析第29-30页
        1.5.4 mRNA-蛋白质组-代谢组联合分析第30页
    1.6 本论文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30-32页
第2章 海洋球石藻病毒感染靶向脂代谢的转录组重构第32-62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32-40页
        2.1.1 试剂第32页
        2.1.2 仪器第32-33页
        2.1.3 分析软件第33-34页
        2.1.4 实验藻种和病毒来源第34页
        2.1.5 海洋球石藻的培养第34页
        2.1.6 病毒颗粒的制备和浓缩第34页
        2.1.7 实验设置和样品收集第34-35页
        2.1.8 藻细胞总RNA提取和质量检测第35-36页
        2.1.9 转录组文库制备和测序第36页
        2.1.10 Small RNA转录组文库制备和测序第36页
        2.1.11 mRNA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第36-40页
        2.1.12 病毒感染重塑宿主转录组分析第40页
    2.2 结果与讨论第40-60页
        2.2.1 RNA质检结果第40-41页
        2.2.2 测序数据分析结果第41-55页
        2.2.3 病毒感染重编程宿主代谢通路第55-60页
    2.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3章 miRNA-mRNA-脂质代谢组的多组学关联分析第62-10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62-65页
        3.1.1 分析软件第62页
        3.1.2 miRNA前体和成熟体序列定位第62-63页
        3.1.3 miRNAs保守性分析第63页
        3.1.4 miRNAs的茎环qRT-PCR检测第63-65页
        3.1.5 差异表达miRNAs的靶基因预测及其功能注释第65页
        3.1.6 miRNAs/tRF在病毒介导的宿主脂代谢中的功能第6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65-100页
        3.2.1 miRNA前体及成熟体在基因组上的定位第65-70页
        3.2.2 miRNAs保守性特点第70-75页
        3.2.3 miRNAs茎环qRT-PCR验证结果第75-77页
        3.2.4 差异表达miRNAs/tRF的靶基因预测结果第77-79页
        3.2.5 差异表达靶基因的功能注释第79-83页
        3.2.6 miRNAs/tRF靶向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第83-86页
        3.2.7 miRNAs/tRF靶向转录因子相关基因第86-89页
        3.2.8 病毒感染诱导的miRNAs/tRF在重塑宿主脂代谢中的作用第89-100页
    3.3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4章t RF3-ArgTCT与PSBO-1 基因之间靶向关系的验证第102-11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102-107页
        4.1.1 试剂第102-103页
        4.1.2 仪器第103页
        4.1.3 miRNAs/tRF与脂代谢相关酶基因的靶向关系分析第103页
        4.1.4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及细胞株系第103-104页
        4.1.5 psi CHECK-2-PSBO-1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第104-106页
        4.1.6 荧光素酶活性的测定第106-107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107-111页
        4.2.1 miRNAs/tRF与脂代谢相关酶基因之间靶向关系的预测第107-109页
        4.2.2 psi CHECK-2-PSBO-1 双荧光素酶报告载体构建结果第109-110页
        4.2.3 miRNAs/tRF对脂代谢相关酶基因的靶向作用特点第110-111页
    4.3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5页
    5.1 本文主要结论第113页
    5.2 本论文的创新性第113-114页
    5.3 展望第114-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参考文献第116-128页
附录第128-132页
    附录A:正文图 2.11 和 2.12 所用酶名称的缩写第128-132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胆固醇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下一篇:量子密码和密码体制理论安全若干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