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9页 |
·概述脂质体 | 第15页 |
·脂质体的组成 | 第15-18页 |
·磷脂 | 第16-17页 |
·胆固醇 | 第17-18页 |
·脂质体的结构 | 第18-23页 |
·磷脂分子在脂质体中的结构 | 第18-21页 |
·胆固醇在脂质体中的结构 | 第21页 |
·脂质体的形成机理 | 第21-23页 |
·脂质体的性质 | 第23页 |
·相变温度 | 第23页 |
·膜的通透性 | 第23页 |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及分类 | 第23-26页 |
·脂质体的分类 | 第23-24页 |
·脂质体的制备 | 第24-26页 |
·脂质体的特点 | 第26-27页 |
·双亲性 | 第26页 |
·靶向性 | 第26-27页 |
·长效作用 | 第27页 |
·保护作用 | 第27页 |
·脂质体的应用 | 第27-31页 |
·脂质体与细胞的相互作用 | 第27-28页 |
·脂质体的应用 | 第28-31页 |
·脂质体的国外研究进展 | 第31-34页 |
·长效脂质体 | 第31页 |
·免疫脂质体 | 第31页 |
·阳离子脂质体 | 第31-32页 |
·固体脂质纳米粒 | 第32页 |
·pH敏感脂质体 | 第32页 |
·温度敏感脂质体 | 第32页 |
·光敏感脂质体 | 第32页 |
·前体脂质体 | 第32-34页 |
·脂质体技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第34页 |
·脂质体发展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5页 |
·原料 | 第34-35页 |
·包封率 | 第35页 |
·使用期限 | 第35页 |
·安全指标 | 第35页 |
·脂质体发展前景 | 第35-36页 |
·聚乙烯醇 | 第36-37页 |
·本文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37-39页 |
第二章 脂质体用大豆卵磷脂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 第39-57页 |
·前言 | 第39-41页 |
·实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41-42页 |
·实验所用试剂 | 第41页 |
·实验仪器 | 第41-42页 |
·大豆卵磷脂的制备 | 第42-45页 |
·实验原理 | 第42页 |
·溶剂萃取法提取大豆卵磷脂(SPC)的流程 | 第42-43页 |
·超临界CO_2萃取法提取磷脂酰胆碱(PC)的工艺流程 | 第43-44页 |
·实验方案设计 | 第44-45页 |
·大豆卵磷脂的质量检测 | 第45-47页 |
·HPLC的测定 | 第45-46页 |
·丙酮不溶物的测定 | 第46页 |
·己烷不溶物的测定 | 第46页 |
·挥发成分的检测 | 第46页 |
·酸值的检测 | 第46-47页 |
·砷盐测定 | 第47页 |
·重金属测定 | 第47页 |
·大豆卵磷脂过氧化性研究 | 第47-49页 |
·脂质的过氧化过程的机理 | 第47页 |
·大豆卵磷脂氧化性的研究 | 第47-49页 |
·最佳萃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溶剂萃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9页 |
·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大豆卵磷脂的质量评价结果 | 第50-52页 |
·大豆卵磷脂过氧化性的研究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三章 聚乙烯醇修饰脂质体的制备研究 | 第57-81页 |
·引言 | 第57-58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58-59页 |
·原料 | 第58-59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59页 |
·实验方法 | 第59-62页 |
·溶液的配置 | 第59-60页 |
·聚乙烯醇修饰脂质体的制备 | 第60-61页 |
·脂质体的性能测定 | 第61-62页 |
·聚乙烯醇修饰脂质体制备工艺研究 | 第62-70页 |
·第一步乳化条件的确定 | 第62-63页 |
·第二步乳化条件的确定 | 第63-67页 |
·溶剂去除温度的确定 | 第67-69页 |
·溶剂的确定 | 第69-70页 |
·两种分离方法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70页 |
·聚乙烯醇修饰脂质体性质的性质研究 | 第70-76页 |
·透射电镜观察 | 第70-71页 |
·影响脂质体包封率的因素 | 第71-76页 |
·聚乙烯醇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76-79页 |
·PVA浓度对ξ电势的影 | 第76页 |
·PVA浓度对PVA的吸附量影响 | 第76-77页 |
·PVA浓度对脂质体粒径的影响 | 第77-79页 |
·不同PVA对与在脂质体吸附量的影响 | 第79页 |
·本章小节 | 第79-81页 |
第四章 聚乙烯醇修饰脂质体的表征及质量评价 | 第81-117页 |
·脂质体的表征及质量评价 | 第81-83页 |
·脂质体的形态,粒径及其分布 | 第81页 |
·脂质体的包封率 | 第81-82页 |
·脂质体的稳定性 | 第82-83页 |
·实验原料与仪器 | 第83-84页 |
·原料 | 第83页 |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83-84页 |
·脂质体的制备 | 第84-86页 |
·反相蒸发法制备大豆卵磷脂脂质体 | 第84-85页 |
·薄膜法制备大豆卵磷脂脂质体 | 第85页 |
·聚乙烯醇修饰脂质体的制备 | 第85-86页 |
·脂质体的分离方法 | 第86页 |
·脂质体的表征及质量评价 | 第86-87页 |
·脂质体的电镜观察 | 第86页 |
·Zeta电位和粒径的测定 | 第86页 |
·聚乙烯醇吸附量的测定 | 第86页 |
·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 | 第86页 |
·脂质体的稳定性 | 第86-87页 |
·~(31)P—NMR的测定 | 第87页 |
·实验结果 | 第87-95页 |
·C-Lip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确定 | 第87-88页 |
·脂质体的电镜 | 第88-90页 |
·脂质体粒径的测定 | 第90-93页 |
·Zeta电势的测定 | 第93页 |
·PVA吸附量的测定 | 第93-94页 |
·聚乙烯醇浓度对包封率的影响 | 第94-95页 |
·脂质体的稳定性的研究 | 第95-109页 |
·脂质体化学稳定性的研究 | 第95-96页 |
·脂质体物理稳定性的研究 | 第96-109页 |
·脂质体的~(31)P-NMR的研究 | 第109-113页 |
·脂质体泄漏的机理研究 | 第113-114页 |
·聚乙烯醇稳定脂质体机理的探讨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节 | 第115-117页 |
结论与建议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1页 |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1-133页 |
致谢 | 第133页 |